尤溪縣圍繞解決群眾關心問題? 深化文明創建
?
近年來,尤溪縣著力從破解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入手,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提升縣城文明程度。
1.圍繞群眾生產發展抓創建。縣領導班子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理念,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以大發展促跨越為己任,努力在為民富民中推進文明創建,為群眾幸福“加碼”。全年圍繞“五大戰役”,全力推進城南工業園、三奎頭開發、林坑現代物流園及高新產業集聚區、水東四期開發、火車站站前廣場、閩湖旅游景區等六大重點項目建設,不斷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幫助群眾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群眾致富。2011年共實施發展項目212個,建成48個,完成投資57.05億元。
2.圍繞服務群眾方便群眾抓創建。尤溪認真做好“服務”文章,以優質服務贏民心、創和諧。一是扎實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進一步轉變管理理念,加強機關效能建設,規范行政許可行為。目前,保留行政許可項目156項,非行政許可46項,取消2項。二是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加快推進網上審批服務系統建設,全縣已有38個單位和15個鄉鎮完成電子印章、數字證書的申購工作,質監、運管、衛生和林業等四個窗口的業務已開始在網上進行。掛牌成立了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把全縣工程建設、政府采購、土地礦產及產權交易等事項統一納入該中心,并以招標、拍賣、掛牌等競爭方式交易。三是切實維護群眾根本利益。在新區開發、工業園區建設中,對征地拆遷中各種補償費和賠償費發放、安置房建設、建立健全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等作出了一系列硬性規定,順利完成水東新區一、二、三期拆遷,城南園、林坑現代物流園、火車站站前廣場等項目前期征地拆遷順利,無出現一例群眾投訴或越級上訪事件。
3.圍繞發展成果與民共享抓創建。發展成果與民共享是文明創建的落腳點。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向莆鐵路尤溪段順利推進;全縣通村公路硬化率100%,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村通客運;街面水電站按期建成投產,新建、擴建、技改了8個變電站,保障了群眾生產、生活用電。二是全面改善縣城人居環境。實施水東片區改造開發,實施沙洲公園堤岸工程;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目前已提供經濟適用房618套;實施縣城垃圾污水無害化處理工程,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三是開展“春風行動”。 把困難戶、五保戶、殘疾人、優撫對象、下崗職工、農村貧困人口等作為重點幫扶對象,每年縣財政共投入資金7000多萬元,通過掛勾結對、志愿服務等方式為他們辦實事、送溫暖。
4.圍繞構筑平安環境抓創建。民安是文明的重要基石。尤溪縣以建設“平安尤溪”為主線,深入開展各項打擊專項斗爭,加大社會面控制力度,社會治安綜合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縣”。近年來,著力加強礦山、交通、尾礦庫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排查隱患、強化建設、完善預案,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加大對殘疾人、老年人、婦女、下崗失業人員、特困人員等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與服務;提升安全技防水平,在城鄉主要路段、重點部位、公共復雜場所、易發案地區完善監控設施;投入760多萬元建設校園安保工程、公路安全保障系統,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5.圍繞轉變黨風作風抓創建。認真執行紀委、計生、綜治、安全四個部門“一票否決”制,對于在文明創建中違紀違規的單位和部門分別給予警告、限期整改或撤銷榮譽稱號。深入推進“治庸、治懶”,廣泛開展“轉作風、提效率、解難題、抓落實”活動,強化問責,做到“有訴必理、有理必查、有查必果”,2011年縣直機關投訴中心共受理效能投訴件10件,對干部進行誡勉教育3人次,效能告誡30人次,黨員干部責任意識得到增強,群眾怨氣得到化解。(尤溪縣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