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新春走基層:褒歌傳承原生態還是產業化?
年輕人不愛唱“褒歌”
從2007年開始,每年的元宵,在蓮花小坪村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褒歌賽,每年的褒歌賽都會吸引同安、安溪的村民參賽?!吧徎ò琛眰鞒腥撕閰⒆h告訴導報記者,小坪村和安溪相距不遠,這里的村民世代以種茶為生,在種茶、采茶的時候都會唱山歌,歌詞基本上都是信手拈來,每句七字,四句一段,要求句句押韻,女的唱完之后男的對,就這樣一唱一對?!拔沂窃诎杪曋虚L大的,不過褒歌聲已經中斷20多年了,原來在采茶的時候,我們可以慢慢來,用手人工采摘,一邊采摘、一邊對歌,現在都用機器采摘,速度加快了,而且現在的人都忙著出外賺錢,村子里面唱褒歌的基本上都是年齡在30多歲以上了。年輕人都不唱這個?!?/p>
由于褒歌歌詞多,以即興創作為主,洪參議說:“要是有人一起唱,從初一唱到十五都不會有重復的?!钡乾F在除了一些特定的節日和文藝演出之外,即便是在小坪村,平日里,褒歌聲也不再飄揚。
臺灣經驗:褒歌產業化
這次的褒歌賽還吸引來了臺灣澎湖二坎村的褒歌團。臺灣澎湖二坎村聚落協進會理事長陳榮一告訴導報記者,褒歌的傳承要走產業化的道路。
“二坎的褒歌和小坪村這里的褒歌在唱法上有些不同,融合了歌仔戲的唱法。二坎村是一個僅有三條巷子的小村落。”陳榮一介紹,“在地的居民很少,只有五六十戶,但是每年夏天,每天這里都會迎來五六千個游客,我們有褒歌班,還有用褒歌形式表演的短劇,這些演出都受到歡迎。來二坎的游客聽到和歌仔戲不一樣的演出,他們會去了解,這樣慢慢做下去,我們褒歌的傳承就會得到繼承和發揚?!?/p>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