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于產品體系優化和多元文化、多元營銷,今年春節期間我省接待游客數和旅游總收入實現雙增長,福建旅游形象宣傳片亮相紐約時報廣場的“中國屏”。
東南網-福建日報2月5日訊(記者 儲白珊 實習生 張靜雯)今年春節長假,在紐約時報廣場的“中國屏”上,一部長達1分鐘的福建旅游形象宣傳片格外醒目。武夷山、鼓浪嶼、客家土樓齊亮相,在閃爍著可口可樂、現代汽車、三星電子的商業廣告中,向各國游客招手。
此次亮相,開創了中國省級旅游局在紐約市區公共廣場投放廣告的先例,拉開今年海峽旅游品牌創新營銷的序幕,與春節期間我省接待游客數、旅游總收入雙增長相互輝映。
市場活力源于產品體系優化
今年春節長假,我國南方絕大部分地區持續低溫濕寒,多個省份出現游客人數下滑、旅游總收入縮水的現象。縱觀山東、浙江等幾個和我省一樣實現接待游客數、旅游總收入雙增長的省份,記者發現,豐富的旅游產品和完整的產品體系是成功的關鍵。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浙江旅游開門紅的原因,在于逐步形成的生態旅游、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等多元化旅游產品格局;山東激活冬季旅游市場的絕招,則是包括了滑雪場、溫泉度假村、溶洞、葡萄酒莊、農博園、主題公園等的新業態旅游產品。
這與我省近年來深度整合旅游資源的做法相似。
去年,我省出臺《福建省“十二五”旅游業發展專項規劃》,以求進一步擴大海峽旅游品牌影響力。省旅游局制定了全年旅游設施和景區建設提升實施方案,不斷豐富旅游產品種類和數量,全省354個在建旅游項目包含14個濱海旅游項目、13個溫泉旅游項目、50個鄉村旅游點、10個重點紅色旅游點和29個文化旅游項目。
如今,大武夷旅游區、土樓旅游區影響力不斷,廈漳泉旅游同城化成效初顯。今年春節期間,廈門、漳州的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均創新高,接待游客數和旅游總收入都出現雙增長。福州周邊溫泉度假游走俏,各大溫泉景區賓館飯店爆滿。區域間城鄉休閑旅游、城郊及鄉村生態休閑度假區備受青睞,除上杭五龍村實現接待游客數同比增長22.4%外,長泰古山重景區、寧德上金貝村等一批鄉村游景點成為游客新寵。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