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日前召開的泉州市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大會上,公布了省市兩級黨委、政府的政策“禮包”,開啟了泉州民營企業“二次創業”新征程。大會召開后,全市上下、各級各界紛紛掀起學習熱潮。今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展示各縣(市、區)先行先試、轉變提升,謀劃推進民企“二次創業”的新思路、新舉措。
2012年農歷正月初八,在多日的陰雨后,天空終于放晴,似乎也為泉州民企迎來發展的又一次機遇感到欣喜。當天的泉州市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大會之后,省長蘇樹林對晉江發展充分肯定:“泉州是福建的龍頭,晉江是泉州的龍頭。今天的成就,晉江功不可沒。”
大會為泉州民營經濟發展帶來了諸多利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晉江市委書記尤猛軍認為,晉江作為我省縣域經濟的領頭羊,產業和經濟發展已走到了關鍵的十字路口,轉型升級時不我待。
加強傳統產業 力促三產躍升
傳統產業是晉江縣域經濟的基礎、支柱與命脈,其產值占晉江工業產值八成以上。傳統產業不能動搖與放棄,只能加強。去年以來,晉江以項目為抓手,配合傳統產業升級,狠抓技術改造,投入企業技改資金超過10億元,今年還將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在做足傳統產業這一存量提升工作的同時,晉江還將出臺一系列政策,在用地、融資、配套投資等方面扶持新興產業項目落地,力爭在新興產業這一增量項目方面有更大建樹。
“不抓民營經濟的升級,傳統產業就會面臨‘空心化’;不抓新興產業的‘引擎’,經濟發展就會面臨后勁不足的風險。作為龍頭,晉江要繼續強化‘兩手抓,兩手都硬’的手法。”尤猛軍說。
今年是晉江的“三產躍升年”,晉江將投入1065億元,部署178個第三產業項目,促進第三產業跨越發展。“晉江第二產業規模大,發展快,實力雄厚。但第三產業是制約因素。如果短期內不能實現跨越,將制約第二產業發展。”尤猛軍認為,只有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才能促使晉江經濟發展邁上一個新臺階。
為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去年以來,晉江力抓“五個回歸”:產能回歸、稅源回歸、總部回歸、財富回歸、人氣回歸。今年,晉江將繼續引進項目、先進理念、資金和人才,在民營經濟轉變提升的基礎上,全力提升晉江縣域經濟水平。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