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策并舉 以人為本 持之以恒——長汀水土流失治理之路(下篇)
http://www.caoliu14.com?2012-02-03 08:14? ?來源:東南網-福建日報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福建日報2月3日報道
“沒想到治理水土流失,會讓我過上好日子。” 近日,李木洪接受記者采訪時喜上眉梢。
李木洪是長汀縣三洲鄉曾坊村農民。8年前,他承包租賃山場,發展生態農業,先后種了150畝楊梅、30多畝柿子,在果場建了一座存欄110頭母豬的豬場和40立方米的沼氣池、15口沼液池,還種了8畝狼尾草,草喂豬、豬下糞、糞變沼肥、肥養果樹。如今投資有了收益的他已在縣城買了房子。治理水土流失讓他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長汀發揚老區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和“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咬定治理荒山不放松,幾十年如一日,鍥而不舍、持續推進,形成了“水土不治、山河不綠、決不收兵”的濃厚社會氛圍。同時在治理水土流失的過程中,堅持“多策并舉、以人為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得到了群眾的理解、支持和衷心的擁護。
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創新理念和技術,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水土保持是系統工程,需因地制宜、創新思路。多年來,長汀通過創新理念、技術、機制、管理,探索出一條適宜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新路子。
在治理資金補助模式上,長汀采取了“以獎代補,即大干大補,少干少補,不干不補”的舉措,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
原長汀縣茶果場下崗職工黃發富,有一手種茶、制茶的好手藝,想創業但缺資金。縣水保局邀請他開荒種茶,并告訴他,種茶治荒山,每畝租金30年28元,補貼630元,政府還給免費修路、修蓄水池。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