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辭職”別成官場糊涂賬
http://www.caoliu14.com?2011-12-31 10:27? 劉國強?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最近關于一些年輕干部被破格提拔引起的關注特別多,曾被網友稱為中國“最年輕縣長”的河北省館陶縣29歲代縣長閆寧,任職剛剛三個月便突然 “因病”辭職。
閆寧的“因病辭職”,比起那些裝聾作啞、咬牙硬挺的“拖”派,或官氣十足、百般辯護的“賴”派官員來說,態度上算是對民眾的質疑做出了一個回應。但聯想到前些天河北省委組織部成立了調查組對相關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的背景,那么,這關口上的“生病”,不免讓人猜測,或許這是一種讓大家都覺得體面的辭職方式吧。
這種“因病辭職”,從個人來說是可以理解的識趣之舉,但如果將其作為此次爭議的糾錯之道,進而停止追究相關責任,那么,它就是一筆曖昧的官場糊涂賬。當前許多火箭式提拔之所以遭到公眾質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考核和提拔程序不透明,被提拔者的資歷和業績等信息幾近保密,各程序流于形式,公示成為“空示”,這為官場潛規則提供了極大的操作空間。背后要么造假成風,十四五歲即參加工作的官場“才俊”層出不窮,要么蓋民主的橡皮圖章,正常的選拔程序背后是長官意志的一言堂。即以閆寧論,簡歷竟成機密,工作崗位頻換,三年間四次升遷。也許,信息公開后的輿論壓力,才是他后來真正的辭職之“病”吧。但其個人的“因病辭職”,并沒有就這一事件中暴露的問題給公眾一個滿意的答復,反而為以后繼續玩官場貓膩埋下伏筆:既然辭職只是因“病”,那么,“病”愈之后是否要考慮盡快復職?江西宜黃的免職官員都能很快就“悄然”(當然還是不小心驚動了網友)復出,那么,這種“因病辭職”也不失為以退為進的對策。若如此,那真叫:其任也忽,其辭也忽,其復也忽。這個“忽”,可解釋為“忽悠”的“忽”。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