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論戰不懼飆臟話?
http://www.caoliu14.com?2011-12-31 10:27? 蔡輝?來源:北京晨報
我來說兩句
第三,近代以來,知識分子曾備受打擊,一度有知識甚至成了罪名,這就讓部分讀書人失去了以天下為擔當的情懷,于是,知識成了工具,成了敲門磚與晉身之階,與修身無關,與操守無關,最終從實用走向濫用。
方舟子在“學術打假”中,做過貢獻,羅永浩則嘗試教學改革,此外用寫作來傳播啟蒙思想,也有成績。在微博中,他們都有100多萬粉絲,這是網友對他們的肯定。
但也應看到,方舟子、羅永浩是靠批判取得成功的,這種叛逆精神一旦失去理性與斯文的束縛,就會變成狂躁,甚至不惜制造敵人來釋放自己的黑暗情緒。方、羅二人的積怨,不過私事,有在公共場合討論的必要嗎?就算罵倒了對方,又有什么意義呢?
值得警醒的是,中國自古缺乏良好的辯論文化,一有糾紛,往往從論理上升為人身攻擊,從人身攻擊上升為政治斗爭,在歷史上,因見解不同而走向黨爭的例子屢見不鮮,始終不能通過民主的方式來解決。
加強制度建設,是化解戾氣橫生局面的必然之道,但我們不能忽視文化的力量,畢竟,漫長歷史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負面傳統,為壓倒對手,讀書人不惜出賣人格、爭相向權力下跪,誰底線低,誰就能最終獲勝。而惡罵、造謠、潑污,正是這底線競飆的一部分。
方舟子、羅永浩是明白人,希望他們能超越這個文化瓶頸。(蔡輝)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