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事實“出手”,按康菲低頭
http://www.caoliu14.com?2011-12-22 16:02?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蓬萊19-3油田發生溢油事故已逾半年,在漁民紛紛對康菲石油公司提起索賠訴訟之時,康菲石油公司近日卻表示,基本沒有證據顯示溢油事故對環境造成影響,這一表態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憤慨。昨日,康菲方面又表示,目前結果顯示溢油對環境造成的持續性影響非常小。
相信每一個中國人看到這樣的新聞,所想的都是康菲太囂張、太過分。筆者在華爾街日報中文官方網站,查看了新聞報道原文后發現,康菲之所以說“基本沒有證據顯示渤海灣蓬萊19-3號油田今年6月份發生的漏油事故對環境產生了影響”,是基于他們“對蓬萊19-3號油田鉆井平臺周圍的水質進行了檢測,還在海岸沿線進行了調查研究”。可是,這些檢測和研究到底得出了什么具體結論,文章沒有進一步的詳細表述。我們姑且認為,康菲真做了這些檢測和調查研究,但顯然,他們的調查結論和我們官方的調查結論差異很大。
一個社會的集體情緒,并不是讓康菲承認錯誤乃至接受處罰的最好理由。我們需要的是事實,需要用科學的調查和權威的認定,讓康菲真正低下頭來。
在媒體的相關報道中,我們看到了國家海洋局和農業部認定這起溢油事故對環境造成影響的詳細依據。國家海洋局政府信息公開答復書顯示,蓬萊19-3油田溢出的油污已經在河北省樂亭縣養殖區周邊登陸。農業部辦公廳的答復函也排除了已知細菌、寄生蟲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導致水產品大量死亡的可能,確認了赤潮、石油污染等原因可能導致了水產品的滯長和死亡。由此我們需要追問,對我國海域內發生的溢油事故,幾個互相“打架”的調查結論,到底該由誰來判定其檢測的真實性和結論的有效性?如果認為官方還存在利益回避的問題,那不妨讓一個第三方的環境監察機構出面,請權威專家就此事做一個認定。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