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達為村民看病
??? “有個金達是我們村的福氣。”
????“鄭醫生是我們的村寶。”……
???? 這是廈門市翔安區大嶝街道田墘村鄉親們樸實的心聲,也是對村醫鄭金達表示的最真摯的謝意和由衷的敬意。
????24小時值班 隨叫隨到
????11月22日早上8點,我們攝制組一行來到廈門市翔安區大嶝街道田墘村,這時村醫鄭金達正在忙著打開衛生所大門,打掃衛生。不一會兒,看病的村民就接踵而至。
????在田墘村,只要村民有個頭疼腦熱的都喜歡來找鄭醫生,因為在這兒看病,方便、快捷、有效、而且診費便宜,而那些有疑難病癥的患者也喜歡找鄭醫生,因為老鄭總會給患者很多建議。
????直到11時,診所才有了片刻的安靜。可這時,鄭金達沒閑暇享受這份安靜,他的電話響起,有病人要求他出診……
????求診的患者是隔壁自然村的一位80多歲的許考老人,目前昏迷,情況緊急。鄭醫生拿起藥箱,立刻往老人家里趕。
????原來十幾天前,年事已高的許考老人不慎在家中摔了一跤,從此臥床不起,這兩天更是出現了時而清醒,時而昏迷的情況。而這十幾天來鄭醫生也一直都在關注著許考老人的病情,天天都要來看看。
????鄭金達沒有名片,但村里每戶人家都知道他的電話號碼。開藥的時候把號碼寫在藥袋上,入戶的時候把號碼留在日歷上,大手一揮,憨笑著說一句“有事您打電話!”──這是村民心目中鄭金達的經典形象。愛留電話號碼的他總是為自己招來更多的“麻煩”:他的電話成了求醫熱線,成為村里的“120”,他每個月至少有一半的時間需要夜間出診。
????談起他自己一手開通的“120”急救熱線,鄭金達說:“其實這也是巧合。”上世紀80年代中期,為了方便與家人聯系和行醫,他裝了電話,“號碼尾數剛好是120,當時還沒有120急救熱線呢。”
????剛從許考老人家中出來,老鄭沒有休息,他又背著藥箱,馬不停蹄地去看望90歲的帕金森患者洪閑老人。
????剛到洪閑老人家門口,我們就聽見老人呻吟的聲音,原來老人家因為帕金森綜合癥長年臥床,導致身上長了嚴重的褥瘡,傷口疼痛而且很難護理。一個多月來,鄭醫生天天上門為老人消毒、換藥。老人的家人對老鄭充滿了感激之情。
????像洪閑老人這樣的重癥晚期病人,村里還有好幾個,護理這些病人的活也成了老鄭重要的工作內容。要知道,護理這樣的病人是件又苦又累又臟,而且時間又漫長的活。打針輸液、消毒換藥,老鄭這家進那家出,有的癌癥患者一天要打鎮痛劑5~7次,但老鄭總是風雨無阻地為他們服務。
????老鄭說:“那時候像這樣的病人,我每年都要護理十幾個,幾乎每個月村里都有人去世,看在眼里真不好受啊。”
????作為海島村醫,老鄭根本就沒有作息時間表,不論刮風下雨、嚴寒酷暑,也不管是三更半夜、多苦多累,只要有患者需要,他都要及時出診。
????看著鄭金達從早忙到晚,有時兩餐合一餐吃,累極時喘著大氣,村民們關切地說:“老鄭啊,大家少不了你,你可要保重身體啊!”可他總是說:“我屬牛,孺子牛,壯著呢!”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