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活動〕
我省實施關愛未成年人志愿服務“牽手行動”
為落實《福建省“十二五”期間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規劃綱要》要求,日前,省委文明辦、省委教育工委、省未保委、省民政廳、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省科協、省殘聯、省紅十字會、省老齡辦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十二五”期間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關愛未成年人志愿服務‘牽手行動’”(以下簡稱“牽手行動”)。
“牽手行動”以“大手牽小手愛心助成長”為主題,以未成年人特別是農民工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流浪兒童、殘疾兒童及閑散青少年為重點服務對象,通過實施“宣講”、“提升”、“平安”、“關愛”、“監查”、“助老”六大系列志愿服務,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具體內容包括:
1.開展“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志愿宣講行動。招募黨員干部、“五老”人員和社會熱心人士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志愿者宣講團,以“一帶一”(1名志愿者帶1個班級或1個少先隊中隊)的方式,采取報告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以“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為主題,利用黨的生日和重要節慶日,定期到本地中小學校開展以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理想信念為主要內容的宣講活動,引導和幫助廣大未成年人銘記歷史,堅定信仰,樹立理想。
2.開展“未成年人技能提升”志愿行動。依托各類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招募大中專院校師生、民間藝術家等有一定技能的專業人士擔任志愿輔導員,以組織公益性的興趣小組、輔導班等形式,對未成年人進行學習輔導和相關技能培訓,開展“小木工”、“電子百拼”、“電腦機器人搭建”等科技小活動,開展環保、武術、閱讀、特奧項目等益智健體活動,幫助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教育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從小事做起,培育文明習慣,踐行道德規范;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提升未成年人道德情操。組建優秀家長志愿服務隊,定期舉辦各類專題經驗交流會、公益講座、家庭教育咨詢服務或家長沙龍等活動,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3.開展“健康成長直通車”志愿行動。建立“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指導員”志愿服務隊伍,通過12355青少年服務臺、學校心理咨詢室、城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中心),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疏導,培育未成年人良好的健康素質和心理品質。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深入學校社區鄉村,講授安全、衛生、自護和健康、應急避險、禁毒防艾、青春期心理健康等知識,提高未成年人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成立律師志愿者團,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詢、建議、代理等綜合維權服務。推廣青少年事務社工志愿者擔任未成年犯“社會調查員”等做法,加強對社區未成年人特別是閑散青少年的教育和服務。
4.開展“愛心相伴 攜手成長”志愿行動。發動志愿者與農民工子女、留守兒童、流浪兒童、殘疾兒童、閑散青少年等未成年人特殊群體結對,深化“關愛農民工子女和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愛心媽媽”巾幗志愿服務團、“志愿助殘陽光行動”等活動,開展家政服務、學業輔導、親情陪伴、社會體驗、自護教育、康復醫療、走訪慰問、困難救助、安置和回歸社會、環境融入和人際溝通訓練等方面志愿服務。同時,通過志愿者聯絡協調社會各界為他們捐贈圖書、親情電話卡、教學設備等用品,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5.開展“凈化社會文化環境”監查志愿行動。招募巾幗志愿者、社區家庭教育志愿者、“五老”網吧監督志愿者, 開展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志愿服務行動。培養一批網絡監督志愿者隊伍,配發專門證件,開展文明上網輔導和網絡文明監督。針對網吧違法經營、不健康的音像制品和電子游戲、學校周邊治安、交通秩序、食品安全問題、以及其它城市不文明現象開展檢查和義務監督,及時舉報違法違規情況。
6.開展“童心輝映夕陽紅”志愿行動。樹立“老年人愛心助成長,未成年人愛心獻長輩”的理念。組織老年志愿者開展關愛未成年人志愿服務。組織有能力的未成年人就近就便參與“關愛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務活動,強化未成年人尊老、敬老、愛老意識,實現“大手牽小手文明一起走”老少真情互動,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境界。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把“牽手行動”作為精神文明創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志愿服務工作的一件大事來抓;要健全工作機制,把“牽手行動”納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體系。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省志愿服務基金會采取項目申報、審核的方式提供經費支持。加大活動宣傳,在文明風網站和福建省志愿服務網設專題網頁,適時命名和表彰一批全省關愛未成年人志愿服務‘牽手行動’示范基地和優秀志愿者。要務求實效,精心設計項目,細化服務內容,按照“志愿者團隊+未成年人+接力”的項目實施模式,實現長效幫扶。??????????????? (省志愿者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