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改革,在博弈中滯重前行
http://www.caoliu14.com?2011-12-06 15:38? 韓敘?來源:中國經濟網
我來說兩句
在剛剛過去的11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黨政機關公務用車購車新規,明確要求公車排氣量不得超過1.8升,價格不得超過18萬元。國務院法制辦也公布了《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推進公務用車社會化改革,收回和處理超編制、超標準配備的公務用車。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接連發布的新規讓公務用車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如果從199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頒布的《關于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定》算起,我國的公車改革已經17年了。17年間,公車改革一直是一塊“硬骨頭”,很多地方政府均對其進行過“大手術”,但大多是虎頭蛇尾,不了了之。
公車改革到底難在哪里?有網友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讓乘坐公車的人來制定車改方案,相當于讓政府“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自然會陷入不作為的怪圈。事實上,這也是所有自上而下的改革必然面對的阻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僅有規范是不夠的,只有通過強制落地才能確保“給力”。
相比而言,杭州公車改革的成效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從2009年起,杭州市開始了大規模的公車改革,涉及100多個單位,分三批進行車改。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市政府的公車數量從1200輛縮減到400輛左右,總量減少了三分之二。截至目前,除了市級四套班子領導,公、檢、法及3個駐外辦事處以外,其他黨政機關、參公單位、民主黨派、群眾團體初步完成了車改。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