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芒果樓”
真沒想到,步子走得這么快:義務教育普及了;路通了;有了新農合,自己出30塊,政府補90;60歲以后領55塊退休金
15年后的今天,坐在正午陽光下的莫文珍,頗有些“今日得寬余”的閑適。
后來呢?
莫文珍當上“狀元”的第二年,總理視察時來看鄉親們。得知大家擔心承包鄰村的地不穩定,指示自治區協調解決。手心手背都是肉,政府出錢買下這些土地,劃歸尚興村開發,化解了異地搬遷的后顧之憂。
再后來呢?
越過越好嘍!去年,百色地區的芒果大賽上,尚興村奪得了芒果大王。村民們種芒果、搞建筑,安居樂業。弄蕉屯家家住上了“芒果樓”,其它幾個定居點,85%的人家也住進了樓房。
中間沒有人打退堂鼓吧?
原來的老村長一時看不準,帶著兒子山里山外搬了兩個來回,最后定下心搞開發,現在樓房比誰家建得都漂亮。莫文珍當初帶頭包了80畝地,全部種植芒果,去年芒果收入31萬元,務工收入3萬元。莫文珍自費到海南島引種“臺農一號”優質芒果品種,現在成了當地的當家品種。老莫當了勞模,經常有群眾打電話或者上門請教芒果種植技術,他都熱心相助。
到家里看看!樓是三層,頂上架了兩口接收衛星電視的“大鍋”。院外,一輛運輸車忙著裝土,院內停著一輛小汽車、一輛微面,還有3輛摩托車。堂屋里兩臺電腦已經半舊。“孫子孫女老是爭,干脆一人一臺,我們也上網,看看水果行情。”
莫文珍的孫子來了,怯生生地聽大人講話。莫文珍說,“這孩子以前在村里上3年幼兒園,普通話都不會講,現在在鎮中心小學剛上了一學期,語文100分、數學98分,回來還哭,說沒考好!孩子都是很聰明的,關鍵以前教學條件太差。”
“你在北京參加全國人代會,不是提意見說,農村小學不能太集中嗎?”
“當時就是困難,農村小學合并,孩子上學,每天去要走十多里山路,回要走十多里山路,哪個家長不心疼?許多家庭,一個小孩讀書,一個老人租房子陪讀。現在好了,學校可以住宿,而且免學費、書本費、住校費,教學條件又好。”
莫文珍說,2007年人代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來到廣西團。莫文珍反映了西部農村的“五難”:上學難、看病難、出行難、吃水難、養老難。“作為一名農村基層代表,我有責任把群眾最迫切的愿望反映上去,不然心中有愧!”
這“五難”也是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真沒想到,步子走得這么快:義務教育普及了;路通了;有了新農合,自己出30塊,政府補90;60歲以后領55塊退休金。
“近10年來,政府為農民辦了多少實事啊,我們貧困地區感受最明顯。”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