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勘探隊員之歌”唱響了幾代地質人,一種“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的“三光榮”精神,教育了幾代地質人。他們踐行“奉獻、犧牲,責任、擔當,效能、效率,先行、創新”三光榮精神新時代內涵,在地質先進文化和信念的傳承和堅守中,為福建發展和海西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礦產資源保障和全方面的廣義地質服務,爭當先行軍、勇當先行軍、當好先行軍。
????找礦突破彰顯先行
????閩北地質大隊在立足閩西北地區尋找鉛鋅金銀等金屬優勢礦種時,尋找金礦突破,是局黨組交給的一項重大任務。
????早在1991年,八閩大地曾經為之動容過,由該隊一分隊承擔探礦的項目在尤溪縣境內找到了第一個金礦---雙旗山金礦。這是福建省第一個正式向國家承包黃金儲量勘探的礦床。然而,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那是一支由十幾個年輕人組成的“青年地質組”,他們起早貪黑,翻山涉水,櫛風沐雨,挑燈夜戰,揮灑汗水跑遍了整個礦山的每一個角落才換來的碩果。也就是這支“青年突擊隊”完成了3300多米鉆探編錄、采集5000多件試驗樣品,提前近一個月提交金礦普查地質報告,探明省內第一個中型金礦床,結束了福建沒有金礦的歷史。
????何寶山金礦區坐落在泰寧縣境內。閩北隊三分隊地質技術項目組工程師們在該礦區開展了金礦地質普查工作,于1992年提交了《福建省泰寧縣何寶山金礦區何寶山礦段普查地質報告》,次年提交詳查報告,探求金金屬量7.7噸,屬中型金礦床。這是該隊尋找金礦的第二次突破。
????在新的世紀,該隊面對地質找礦難度加大、市場經濟挑戰等因素,沒有忘記主業,沒有忘記政府賦予的責任,沒有辜負局黨組的重托。
????長興金礦是省地礦局開局之年的重點勘探項目。今年5月,為確保重點項目勘探工作順利完成,該隊在鉆探施工過程中,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搬遷工人不足和氣候惡劣等重重困難,從大局出發,沒有懼怕,沒有推諉,更沒有退縮,而是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財力,重點保證礦山鉆探供給,最高同時開動鉆機11臺。黨委書記陳國建在礦山視察時感嘆:這是閩北隊有史以來同一礦區開動鉆機數量最多歷史記錄。8月20日,鉆探工作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共施工鉆孔51個,最深孔深達440.34米、總進尺8800米。9月30日,項目野外工作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10月31日,詳查報告按時提交,探明C+D級金礦石儲量約6.6噸,獲得省專家組肯定與好評。通過進一步外圍工作,長興礦區有望成為中-大型金礦床。這是該隊在我省尋找金礦的第三次突破。
????咬定找礦不放松,這是地質人的神圣職責。據統計,近年來,該隊已探明政和縣星溪金礦等中型金礦床2處、小型金礦床3處;探明政和縣湖屯鉛鋅多金屬礦等大型礦床1外、中型礦床4處、小型礦床1處;提交新發現礦產地3處。由于碩果累累、成績顯著,該隊先后被國土資源部評為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福建省“工人先鋒號”,省級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服務地方彰顯先行
????“海西應先行、地礦當先行”這是省地勘局全面服務海西建設的“座右銘”。正如局黨組書記、邵旭局長所說的那樣,作為省政府直屬的省地礦局系統的一員,閩北隊人“只有主動融入海西,才有自己的作為空間;只有全面服務海西,才能展現地礦人的積極作為。”一直以來,閩北隊人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在抗洪搶險救災,在為地方政府解難急,乃至在抗旱救災,他們都一如既往,從沒退怯。
????無論是1998年“7·22”閩北地區百年不遇特大洪災,還是2010年“6·20”特大洪災,作為技術支撐單位,閩北隊人沒有絲毫計較,不顧自身多處單位受災,毅然派出技術精英支持閩北山區十縣市災區人民抗災排險,主動投身防治地質災害主戰場。面對“雨后春筍”般發生的地質災害,地質技術專家們顧不上勞累和休息,不顧個人安危,每天奔波于災害點現場勘察災情、協助地方干部疏散災民,哪里最危險哪里就有他(她)們的身影出現,曾經有災民動情的說過“有了地質專家們的判定,我們心里踏實多了,吃點苦受點累不算啥,堅決響應撤離要求”。洪災過后,當人們回想起抗洪搶險救災的經過都無不夸獎地質隊專家們的無私奉獻。
????胸懷大志,愛國愛家愛同胞。2009年秋季至2010年初夏,云南省遭受到百年不遇的嚴重旱災。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對云南災區群眾的生產生活和抗旱救災工作給予了極大地關懷和支持。為響應國土資源部西南抗旱找水打井指揮部號召,2010年3月底,該隊緊急調集鉆探力量,組建了一支由9名突擊隊員組成的抗旱隊伍,自行攜帶鉆探機器設備迅速趕赴3000多公里外的云南省重、特旱區--楚雄州元謀縣姜驛鄉等地,千里馳援旱區打井。經過50多個日日夜夜辛苦奮戰,為災區三個村莊近1000人同胞解決了飲水困難問題。
????堅決貫徹政府決策彰顯地質人先行本色。根據省政府指示精神要求,省地礦局在十天內提交南平地區優質礦泉水源地調查報告。2011年11月4日,省地礦局局長邵旭親自召集緊急會議,陶建華總工部署調查方案,指派閩北隊負責完成此項工作。任務就是命令,大隊長張克堯立即帶領工勘院專業技術人員,兵分五路開展野外調查工作、收集前人有關礦泉水資料,僅用5天時間就完成南平市全區十個縣市的17處礦泉水源地調查。 11月10日上午提交調查評價報告,初步查明了南平市境內礦泉水類型、分布特征、礦泉水資源量、水化學特征、開發利用現狀與開發前景預測,為省政府規劃、開發武夷山優質礦泉水資源提供科學依據。
????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歷來是閩北隊人無私大度和永不放棄的做法。眾所周知的省內大型上市公司光澤圣農雞業所轄廠房的上百口水井,閩北隊都以低于市場價的優惠價承接施工,解決企業用水難的問題。此外,省內的寧武、泉三、武邵、福永高速與溫福、合福高鐵等,都曾留下閩北隊人奉獻的身影。是啊,了解閩北隊的人們都知道,該隊在上海大都市還活躍著一支專為建設高樓大廈打基礎而享有盛名的“福建虎”。
????熱心公益彰顯先行
????大山賦予地質人樸素、熱心、厚德,他們富有社會責任感。熱愛公益事業是閩北隊人的品格,支持公益事業是閩北隊人不懈的追求。
????楊興甫是該隊一名青年地質技術干部。在他心靈深處早早孕育了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優良種苗,他一參加工作就自愿報名登記了捐獻骨髓的手續。多年來,雖然長期堅守在野外一線工作,但他也從沒忘記過實現自己的夙愿,經常到紅十字會詢問。終于,2011年6月27日他在省腫瘤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中心接受骨髓采集,他如愿以償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夢想。南平市紅十字會副會長楊麗萍與大隊黨委書記陳國建一起為楊興甫披戴大紅壽帶,并贈送慰問鮮花,感謝他無私奉獻、重鑄生命、愛心無價。
????資助貧困生上大學獻愛心。還在1985年時,邵武市退休工人曾思齊在汽車站撿到一男棄嬰曾繼敏,善良的老人沒有遺棄他,一老一少,相依為命,老曾用自己微薄退休金養育小繼敏20多年,供他上學,小繼敏很懂事,平日除了幫助照顧老人外,還特別用功讀書考上大學,卻因交不起學費而面對手中的大學通知書犯愁。閩北隊的職工徐敏等同志看到電視上播放小曾的貧寒家境,深表同情,自發組織14名職工為曾繼敏捐款,1700元飽含著地質職工濃濃愛心的捐款送到小曾手里,大隊每年也向他資助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費用,解決了上大學的難題。貧困女大學生黃志穎是原南平市委書記徐謙同志結對幫扶對象,小黃父親是一位精神病患者,長期病休在家,自幼母親離她出走,奶奶年事已高,她稚潤的小肩膀挑起照顧父親的重擔,平時勤奮好學、刻苦,以優異成績考上武漢大學。面對具額的學費和貧困的家庭,她動搖了,曾經想放棄上大學,是閩北隊人和社會上的好心人無私捐贈,使她圓了大學夢。
????地質職工子女繼承父輩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的傳承,大隊職工靳小健兒子靳志鵬是位高中學生,2011年10月中旬,他在全國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上勇奪S4、SM4級組男子游泳項目四塊金牌,為福建省爭了光,該隊領導特地為他送去3000元獎勵慰問金。
????走出國門彰顯先行
????隨著地勘經濟事業不斷發展壯大,局黨組高屋建瓴,從更高層次作出決策---走出國門謀發展。
????為更好地發揮地質礦產和礦業開發的作用,響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資源發展戰略和省地礦局實施礦產資源勘查“走出去”發展戰略工作部署,加大推動境外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開發工作,2010年4月,該隊從地調所抽出人員組織境外項目部,由黨委書記、總工程師和副隊長帶隊,赴津巴布韋開展地質勘查工作,實現了地勘工作走出國門。今年11月中旬,第二批工作人員攜帶鉆機設備,繼續赴津巴布韋開展地勘與鉆探工作。
????“科踏石墨”是中國名優品牌,產品完全替代進口產品,主供中國南孚、長虹電池廠。福建邵武科踏高純石墨公司是大隊的一個下屬企業。近5年來,每年以20%年增長速度發展,先后成為中國南孚、韓國火箭、美國金霸王等世界著名電池廠家的穩定合作伙伴,“科踏”石墨被授予“中國名優品牌”、福建省重點新產品,連續多年被南平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業,邵武市百萬元以上重點納稅企業。近年來,“科踏”石墨又走出國門,與國外巨頭短兵相接,逐步搶占國際市場,書寫了山城企業傳奇故事,9月29日福建日報在產經頭版頭條以《科踏石墨:逼出來的市場“霸主”》介紹事跡。
????閩北隊人在局黨組提出先行軍大討論中,立足行業優勢先行,立足技術優勢先行,立足個人崗位先行。隊長張克堯寫道:一心為公做貢獻,爭當先行軍;恪盡職守盡全力,勇當先行軍;以身作則做表率,當好先行軍。黨委書記陳國建寫道:認真履職,恪盡職守,以高度責任感為宗旨,爭當先行軍;廉潔奉公,發揮表率,以高度使命感為宗旨,勇當先行軍;謀求發展,爭創佳績,以三光榮精神為宗旨,當好先行軍。
????先行,閩北隊人的追求和堅守。
????遠山,又唱響《勘探隊員之歌》。(傅有機?黃以山)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