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談創建〕
?
中共薌城區委書記 黃慶輝
乘勢揚優 打好城市提升的先鋒戰
當前,薌城區在全市加快實施“一中心六組團”、“大漳州”發展戰略中迎來了新的重大契機。薌城區應在連續三屆創建省級文明城區的基礎上,著眼于作為中心城區在“大漳州”格局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為,以“城市化提升”為發展重點,把握提升文明素質這個核心,突出形態、生態、文態建設“三態”合一,全面推進新一輪文明城區創建工作,把薌城打造成為漳州“首善之區”。
1.提升形態建設,完善城區格局。城市空間布局合理、功能分區明確,文明城區創建才更有基礎、更有條件。我們將突出以提升城市形態作為文明城區創建的重要基礎,深入實施“中心帶動、南擴北延、西部突進”的城市發展戰略,抓好以漳華路、江濱路、圣王大道等道路為重點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快舊城改造步伐,高品位推進房地產開發,構建形成“一核、三區”的城市發展格局,為文明城區創建提供更好的硬件。要重視提高城市現代管理水平,健全科學管理、長效管理機制,完善和推行環衛作業市場化運作,加大環衛保潔力度,深入開展以市容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市場管理、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區范圍內國道及重點省道沿線環境衛生、病媒生物防治及“五小”環境衛生整治等六個方面為主要內容的“市容環境大整治”行動,持續優化城市環境條件,塑造整潔、有序的文明城區新面貌。
2.提升生態建設,優化城區品質。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創建文明城區的應有之義。我們將按照綠色宜居的要求,全面實施“綠色城市、綠色村鎮、綠色通道、綠色屏障”工程,組織實施好芝山公園、天寶香蕉園等一批項目,著力打造城在林中、路在花中、房在苑中、人在景中的生態景觀;加快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深化生態鄉村鎮和綠色社區、綠色學校創建,開展生態工業園區、生態農業園區建設,以典型示范帶動全面提升,打造更高水平的生態文明。嚴格實行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加強對重點行業和企業降耗減排的跟蹤監管,抓好污染源的長效防治;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扎實推進村容整潔工作,重點抓好浦南鎮環境連片整治,鞏固提升九龍江流域污染整治成果,不斷改善生態環境。
3.提升文態建設,凸顯城區特色。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文化環境是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也是彰顯文明城區特色、豐富文明城區內涵的方面。要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建設薌城區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數字圖書館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組織各類文化服務和重大文化活動,推進“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以及有線電視數字化雙向化,努力構建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加強弘揚優秀民俗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好燈謎、薌劇、木偶劇、古儺等傳統藝術,推進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打響閩南文化、開漳文化、林語堂文化等特色品牌;要壯大文化產業,積極培育和引進文化骨干企業和戰略投資者,加快唐宋古城、林語堂文化園、陳元光漳臺文化公園、革命歷史紀念館等項目建設,將唐宋古城打造成閩南乃至海西的地標性文化旅游綜合體,進一步放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4.提升文明素質,彰顯城區形象。文明城區的形象是靠廣大市民的文明素質支撐起來的。沒有市民文明素質的提高,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文化繁榮、環境優美等要素都無從談起,也就談不上創建文明城區。我們將堅持把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作為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的首要任務,大力實施文明素質提高工程,不斷豐富和創新教育宣傳形式,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方面的文明禮儀常識宣傳教育活動,讓市民在參與城市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熏陶,增強城市意識和文明素養。重視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持續開展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專項督查活動,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大力開展道德模范學習實踐活動,積極開展推薦評選身邊好人活動,用道德楷模的先進事跡感染社會、感召市民,讓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道德建設的強大力量和推動作用。廣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送溫暖、獻愛心”、“我讓行、我文明”等各類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形成時時都有志愿活動、處處都有志愿服務的濃厚氛圍,更加彰顯“首善之區”的城市品格和人文精神。(薌城區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