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
?
龍海市扎實開展關愛農民工志愿服務活動
?
1.圍繞“幫就業”推進關愛志愿服務。深入開展“提升技能、溫暖就業”主題活動,組織開展企業用工需求調查和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情況調查,每年春節前后在石碼市區、龍池開發區、勞動力人力資源市場舉辦“春季企業用工大型招聘會”、“大型企業用工招聘推介現場會”,開展宣傳咨詢活動,免費發放“春風卡”,為務工人員提供上萬個就業崗位信息。市總工會在6個農民工集中的鄉鎮建立農民工就業服務站,無償為農民工提供崗位信息、就業培訓、法律咨詢、訴訟協理、家政服務等多種服務。依托全市的5個實訓基地、18個城鄉勞動力定點培訓機構和6個職業技能鑒定站,大力開展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和定點培訓。
2.圍繞“保權益”推進關愛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法律工作者進工地、進園區、進企業、進招聘會現場開展法律和政策咨詢服務,宣講《社會保險法》、《安全生產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合同法》、《工傷管理條例》等涉及農民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發放《農民工維權手冊》、《農民工務工指南》等宣傳材料,指導幫助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今年來,工會、勞動、公安、建設等部門聯合開展“關愛農民工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等活動,共受理勞動者舉報、投訴57件,幫助97名勞動者討回工資80多萬元。對使用農民工較集中的用人單位工資發放情況實施重點監控,把在建的國家、省重點建設項目納入繳交工資保證金制度管理,在建筑行業推行農民工工資按月足額支付制度。今年來,勞動部門還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特別是把農民工較為集中的建筑等高危行業全部納入到工傷保險范圍,維護了農民工合法權益。大力推動企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全市共建立企業工會991個,涵蓋單位1755個,建會率60.3%,搭建起農民工維權平臺。市法院成立維護非公有制企業職工合法權益合議庭,對涉及農民工案件始終做到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
3.圍繞“送溫暖”推進關愛志愿服務。節慶期間,開展了“情滿海西 情暖返鄉路”主題志愿服務。依托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建立“職工志愿者服務站”,深入開展助困、助工、助老、助學“四助”活動,籌集30多萬元慰問困難職工663戶,其中農民工235人;籌資近10萬元為300多名企業優秀員工、優秀農民工提供免費健康體檢;開展防暑降溫送清涼活動,共為企業職工送去60多萬元的藥品和防暑降溫飲料,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民工的濃厚氛圍。啟動社區廣場數字電影公益放映工程,在市區中山公園、海澄城隍廟、角美鎮設立三個固定放映點,深入開展公益電影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公映活動。積極推進農民工業余文化工程建設,通過企業購買、工會配套、社會捐贈等形式,推動“職工書屋”建設。廣泛開展“我讀書、有快樂、為奉獻”農民工讀書活動,建立企業“農民工心理輔導站”,定期開設“農民工文化課堂”,使農民工在閑暇時間有個好去處。
4.圍繞“護成長”推進關愛志愿服務。積極推進農民工子女教育同城化, 2000多名外來工子女與當地學生享有同等待遇。各級各部門還通過企業牽頭、高校參與、結對幫扶等方式,關愛農民工子女健康快樂成長。市總工會持續打造“金秋助學”活動品牌,去年以來共籌措助學金35萬元,資助162名困難職工和困難農民工子女上學。市計生協會要求全市2043名女計生小組長各掛鉤幫扶一名以上“留守兒童”;市婦聯開展“關愛農民工子女爭當愛心媽媽”志愿服務活動,全市已有2000多名熱心人士加入“愛心媽媽”隊伍;團市委圍繞農民工子女生活就學保障、綜合素質提升等方面開展志愿服務,促成廈門大學的40名大學生志愿者和40名農民工子女結對,促成9支青年文明號與551位農民工子女結對。港尾鎮抓住廈門大學漳州校區位于區域內的優勢,與廈大經濟學院簽署共建協議,建立廈大學生支教志愿服務基地,組建鄉村支教隊開展長期義務支教和關愛留守兒童的系列志愿活動,讓農民工子女真正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
(龍海市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