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志愿者王躍談隔離生活:抄寫佛經控制情緒
http://www.caoliu14.com?2011-11-17 09:00? ?來源:中新社
我來說兩句
粉末難咽 “美食控”
看起來,王躍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中國美食控”。今天的采訪已是他至少第二次提到對太空食物的“不愉快體驗”:“我們吃的并不是東方食物或西方食物,嚴格來說應該是‘這種粉末’或‘那種粉末’,吃的時候甚至完全無法從味道、顏色、形狀來確認自己吃的是一種什么東西。”此前他曾表示自己想念北京的小吃“拉條子”。
“有些食物會引起我腸胃的抗議,但是出于實驗要求及體能要求,我必須要在這一天、這個時間點吃完一定量的某種食物,我明明知道吃了這種食物會腹脹,但還是得吃,兩三天后腸胃剛剛恢復正常,又輪到吃這種食物的時間了,我仍然必須重復。”
書法怡情 俄隊友講“段子”
法國志愿者見到中國試驗隊員時,經常用漢語說“福如東海”,這是王躍的功勞。出艙時,其他5位非中國志愿者每個人都會說一句中國的吉祥話。不過,俄羅斯隊友斯莫連斯基今天在采訪現場對王躍表示了歉意,因為他總把王躍的名字“躍”發音為“魚”,他說,王躍對他將自己變成“一條魚”耿耿于懷,這一“段子”引發哄堂大笑。
茶、春節、書法、慶生……是王躍在艙內平均每天七八個小時實驗時間外的“課下作業”。其他5位隊友對中國傳統文化充滿好奇,對中國載人航天亦十分關注,不久前,王躍專門找來中國“天宮一號”發射錄像,和隊友一同觀賞。
“俄羅斯專家教給我的一些心理放松方法對我來說不太管用,如果時間和狀態允許,我常練習書法,一開始抄寫弟子規和自己帶進艙的書簽,后來開始抄寫佛經,雖然我不信教,但我感覺抄寫佛經很管用”。王躍說,自己喜歡顏體書法,從進艙時臨摹字帖,到后來自己寫,供隊友觀摩,進步不小。
采訪的最后,他用三個詞來描述自己的艙內生活:堅持、信任、成功。(完)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