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區成立全省首支市民文明宣導隊(王協云攝)
B 以社會管理創新為抓手
推動區域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年邁的居民生活出現了問題,活躍在身邊的志愿者們馬上出現,帶來“及時雨”般的幫助;當一個煙頭、一張紙屑被丟棄在馬路邊,路過的居民會隨手撿起放進垃圾桶;當抱寶寶的父母登上公交車,立刻有許多人站起來讓座……如今,思明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城區公共文明指數不斷提升,生活得越來越幸福。
頭頂藍色帽子,身穿藍色T恤,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思明區的大街小巷活躍著這樣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走街串巷,通過日常巡查督促和宣傳,不僅為城市文明“挑刺”,也倡導市民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行文明路。這就是我省首創的“幸福思明·文明宣導隊”。這1000名由退休工作人員、下崗失業人員等組成的“文明宣導隊”,開創了文明城市“為民創建、全民創建”之風。
一支多達8萬人的志愿者隊伍成為打造幸福思明的生力軍。青年志愿者、巾幗志愿者、紅十字志愿者、社區志愿者、五老志愿者、科普志愿者、教師志愿者、法律援助志愿者、職工維權志愿者、廈門小魚網志愿者服務隊、助殘志愿者、禁毒志愿者、愛綠護綠志愿者、文明禮儀志愿者等14支志愿者隊伍的服務范圍覆蓋了思明區10個街道96個社區的每個角落,他們為貧困媽媽、單親家庭、失學、失足青少年、殘疾人群等各類不同群體送去源源不斷的關愛。
城區公共文明指數的提升,源于市民素質的不斷提升,是堅持“教育優先”的結果?!笆晃濉睍r期以來,思明區累計投入教育資金37.5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30%。各類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教育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先后獲得“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區”、“全國學前教育先進區”、“全國區域教育發展特色示范區”、“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全國家庭教育先進集體”、“福建省社區教育先進單位”、“福建省全民終身教育活動先進區”等稱號。今年8月,省教育廳把廈門市思明區列入全省“教育強區”的首批試點區。
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是便民、利民、惠民。“愛心超市”、“安康計劃”等民生品牌的影響力和惠及面持續擴大,城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社會就業態勢保持穩定,社會保障性住房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競技體育水平保持全省第一;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人口計生工作持續健康發展,連續七年保持“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稱號;首推信訪責任狀,構建矛盾糾紛“大調解”體系,區綜治工作連續八年取得全市綜治和平安建設考評第一的好成績,“平安思明”的金字招牌愈發閃亮。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社區管理體系,完善城區建設體系,完善社會安全體系……社會管理創新源于觀念的轉變,背后隱藏的是在科學發展觀下,對民生建設的更加重視。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下,一個由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完善,一個居民幸福指數不斷提升的“幸福思明”正在形成。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