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造紙術"隱居"永春小山村 看毛竹如何變紙筋 2011-11-09 09:26? 王小冰 墩良 莊麗祥?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
在永春縣錦斗鎮珍卿村,當地人迄今還保留著傳統的造紙方法,讓長在深山的毛竹成為紙筋。 |
用鐵叉把泡在水中的碎竹絲撈成片狀
過程
5道工序不能含糊
老徐放下手中的活,樂呵呵地向記者介紹紙筋生產的全過程。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毛竹上市的時節,他們從江西上饒、龍巖長汀、寧化等地購買大量的毛竹。
毛竹買回來后,用柴刀把竹竿劈成條狀,分層放到大水槽里,一層竹片一層石灰粉,一直鋪到快滿為止。然后把水槽注滿水,再搬幾塊大石頭壓在上面,防止竹片浮出水面。經過60天的浸泡后,把石灰水漏掉,再注入清水繼續浸泡60天。
120天的浸泡后,竹片已經變得疲軟,大部分呈細條狀。把細竹條撈出來曬干,再泡水一個晚上,次日把水瀝干,用電動打碎機打碎。一堆細竹條至少要粉碎6次,才能成絲。
竹絲較長,還要用柴刀剁短。這些竹絲泡在裝滿水的槽內,用鐵叉撈成片狀,放在木板上瀝干水。等太陽出來后,把撈干成塊的竹絲放在陽光下暴曬。半天給竹絲翻一次身,曬上3天,紙筋就算制造完成了。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