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創建〕
?
德化縣多措并舉力爭蟬聯全國文明縣城
?
????2009年以來,德化縣圍繞構建文明和諧新瓷都、提升幸福指數,持續加大文明縣城創建力度,強化各項措施,在力爭蟬聯全國文明縣城上取了新突破、新成效。
????1.長抓不懈求持續。建立長效機制,把文明縣城創建工作納入領導干部和領導班子的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建立縣領導掛鉤文明片區制度。加強領導督查,堅持每季度召開創建工作點評會,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經常親臨現場,親自點評,現場辦公,解決問題。強化群眾輿論監督,招聘文明創建義務督導員,設立創城群眾熱線電話。營造創建氛圍,多次召開創城動員大會,廣泛開展“文明誠信·給力瓷都”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在縣有線電視臺和《瓷都德化》上設立“創建文明縣城專欄”,宣傳創建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曝光創建不力的單位和不文明行為,激發全民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
????2.做優環境促提升。一方面,完善硬環境。改造瓷都大道、潯南路、潯北路等城區道路,建設鳳池濱溪公園、龍潯山公園、龍湖公園和主城雕渡海觀音,設置規范的公交站點、交通道路標志標線。完成40多個夜景工程項目,新建擴建城區道路、公廁、各類管道、交通信號燈、垃圾中轉站等一批公共設施。籌資建成圖書館、體育館、陶瓷博物館、科技大樓、廣電大樓、縣醫院綜合大樓、瓷都廣場等科教文衛體設施,在泉州市率先建成多條低噪音城區道路和4座攔河壩,建成使用日處理垃圾150噸的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和日處理污水2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另一方面,優化軟環境。堅持信譽為先,嚴格依法行政,著力打造高效政務、陽光政務和便民政務。完善德化縣行政服務中心,精簡審批事項和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不斷提高審批服務效率。組織開展“思想解放大討論”、“作風建設年”和“破解熟人經濟”專題活動,在《德化網》等媒體上設立機關效能網上投訴與評議專欄,在泉州市率先開播“政風行風熱線”,強化行政監督。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范網絡,居民社會治安滿意率多年保持97%以上,居泉州市前列。
????3.強化管理增內涵。以“城市提升年”活動為載體,不斷推進社會管理創新,豐富文明創建內涵。一是深化市民教育。制定實施《德化縣提升市民素質工作方案》,積極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公共生活好習慣”、“文明交通行動計劃”等主題實踐活動,廣泛宣傳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市民文明行為不斷規范。成立青年、社區、環保等各類志愿服務隊80多支,組織開展“關愛空巢老人”、“文明春風暖萬家”等志愿服務活動,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二是整治公共秩序。出臺《德化縣城區環境秩序長效管理實施意見》,成立城區環境秩序整治領導小組,健全“縣、鎮、社區”三位一體的城市管理網絡。確立每月20日為全縣衛生日,實行縣直單位包片督促落實“門前三包”制度,建立城區環境衛生“周檢查、月評比”制度,評比結果報縣文明委領導,并在縣電視臺、《瓷都德化報》上公布,對后兩名的社區要求重點整改。突出公共秩序整治,實行定點定人定責,全面清理“牛皮癬”,取締無證小餐飲和攤點等。突出交通秩序整治,將具體路段整治任務分解到每個民警,對占道經營、亂停亂放和“滴、撒、漏”車輛、無證駕駛、酒后駕駛、不戴安全頭盔、闖紅燈等現象進行重點整治,城區交通環境進一步改善。建立社區“樓長”制度,依托“樓長” “梯長”協助宣傳政策、管理小區。三是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加大“掃黃打非”力度,突出網吧、出版物市場、娛樂場所整治。實行“一校一警”,集中打擊校園周邊違法違規經營行為。開展“共建文明網站”、“紅短信創作大賽”等網絡文化活動,聘任30位“五老”網吧義務監督員,強化檢查監督,不斷優化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
????4.凸顯特色創品位。充分挖掘德化縣城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突出以文化人,提升文明縣城品位。一是建設文化瓷都。著力弘揚陶瓷特色文化,建成陶瓷街、陶瓷博物館、德化陶瓷職業技術學院、德化月記窯國際當代陶瓷藝術中心、鳳池濱溪公園陶瓷文化景觀帶等陶瓷文化展示窗口。先后出版《德化陶瓷》、《中國瓷都德化精品集》、《德化古陶瓷鑒賞》、《德化陶瓷志》、《德化青花五彩瓷全書》等陶瓷專著,舉辦福建省陶瓷藝術與陶瓷旅游品設計創新評比大賽、中國瓷都·德化月記窯國際當代陶藝家(柴燒)研討會,到臺灣舉辦德化白瓷鑒賞展。鼓勵陶瓷作品參加國內、國際等各類陶瓷大獎賽,大量名家陶瓷獲獎作品被北京故宮博物院、英國大英博物館等永久收藏,被作為國禮贈送外賓。拍攝40集電視連續劇《瓷魂》,規劃建設大興堡陶瓷美術館,打造當代國際陶瓷藝術家交流中心,全力打造“世界瓷藝城”。二是建設生態瓷都。積極尋求保護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契合點,在陶瓷生產中,以電油氣等清潔能源代替木柴煤炭,實現經濟、社會、生態“三贏”發展。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實施“四綠”工程,建設“森林德化”。劃定生態公益林106萬畝,建立114個自然保護小區,森林覆蓋率達77.3%,居泉州市第一,生態環境質量居全國第29位、全省首位。建立海峽兩岸生物多樣性與森林保護文化研討交流平臺——“戴云山論壇”。戴云山、石牛山分別被授予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榮獲中國最佳生態旅游縣稱號,岱仙湖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德化縣是全省唯一同時擁有5個國家級生態品牌的縣份,正全力打造“海西養生村”、“最佳宜居城市”。????????(德化縣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