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超市、愛心網校、愛心圓愿、愛心助學……愛心在這里匯聚,街道牽線搭橋,企業、個人獻愛心,困難家庭受益良多——
“愛心嘉蓮”:傳遞愛的火炬
東南網-福建日報11月7日報道(本網記者 周艾連 通訊員 林清語)
“孩子今年終于大學畢業了,我家也算有了盼頭。多虧街道愛心超市多年的幫助。” 9月底的一天,家住廈門市嘉蓮街道華福社區的趙美源大姐和記者聊起心里話,說生活在嘉蓮很幸福!
趙美源一家,家庭情況較為特殊。趙大姐自己患有癌癥,丈夫是老中風,均無工作,家里開支、孩子念書都靠低保和親人接濟。至今讓趙大姐念念不忘的“愛心超市”,減輕了她家里的負擔。嘉蓮街道給她發了一張“愛心超市”領取證,“我每個月都去領5公斤米和一桶油。別小看這百來塊的東西,可幫了我大忙了,一家人的油、米錢全省下了。”趙大姐說。
趙大姐特別希望能有臺微波爐。因為家里人少,她每天只做一次飯,分午餐晚餐兩頓吃。“每次熱飯菜費油鹽、煤氣不說,還得花時間。如果有臺微波爐,晚上把剩飯菜和著在爐里一轉,一家人就有熱的湯飯吃了。”2009年,她把這個愿望寫進了“愛心圓愿”活動的心愿卡上,沒想到春節前夕,一臺嶄新的微波爐就送到了家里,趙大姐感動得熱淚盈眶。
從“愛心超市”到多個“愛心品牌”
趙大姐所說的“愛心超市”,是廈門市思明區嘉蓮街道采納群眾意見,把企業、個人捐贈的日用衣物等集中陳列、供受助者自由挑選的一個愛心活動,受助者可以通過參加街道志愿活動賺取更多受助額度,被稱為有尊嚴的扶貧濟困模式。自2004年5月開辦至今已有6年多,“愛心超市”共收到370多個單位、3500多位個人捐贈的各種物品133174件,總價值約229萬元,發出物品116444件價值約198萬元。街道“愛心超市”的模式還獲得了第三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經驗在全國推廣。
“愛心超市”的探索成功后,嘉蓮街道陸續辦起了“愛心網校”、“愛心助學”、“愛心圓愿”、“愛心成長夏令營”等“愛心嘉蓮”系列活動。街道還根據群眾需求,開設了“愛心日間照料中心”、“愛心老人餐桌”、“愛心基金”、“愛心睦鄰園地”等其他平臺,最大限度地將困難居民的需求,通過志愿互助變成現實。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