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fēng)首頁
> 文明軼聞 > 正文
七旬孤寡老漢義務(wù)擺渡20年 住草庵水電不通(圖)
http://www.caoliu14.com?2011-11-02 15:32? ?來源:大河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A
忙活一上午收了一包煙
王丙心擺渡的河流叫汝河,河的東岸是葉縣洪莊楊鄉(xiāng)王灣村,西岸則是襄城縣丁營村,擺渡地點距離葉縣縣城有20多公里。
早上9時許輾轉(zhuǎn)到達時,老人已經(jīng)在忙碌。他身穿一件深藍色的棉大衣,左胳膊下拄著拐杖,蹣跚著解下錨繩,將船推進河里。一名焦急的婦女帶著生病的女兒,和婆婆一起到對岸去看病,船上還放著她們騎的摩托車。老人緊拽著一條橫跨河兩岸的鋼絲繩,3分多鐘就運過了河。
老人說,目前的河寬有70多米,深近5米。如果漲水時,河寬超過百米。兩岸五六個村莊的村民到對岸辦事,都得乘船。如果繞行,往上游得多跑6里路,往下游則多跑8里路。
乘船的人,幾乎都和王丙心熟。一坐上船,他們都給老人遞煙,并打招呼寒暄。有不少人,直接讓老人歇著,自己拽著繩索讓船過河。這時,老人就會坐在船上那張破木板上,愜意地抽煙。遇到騎著摩托車帶東西的人,到岸時,他總是不忘上前推上一把。
老人沒有閑住的時候,幾乎每10分鐘,就得到對岸一趟。一趟船上也就坐兩三個人,但通常還要放上他們騎的摩托車或自行車。
一個上午的時間,記者數(shù)了一下,老人一共擺渡了40人次。沒有一個人掏錢,他唯一收獲的,就是一個乘船的老婦送來的一包價格低廉的煙,但王丙心從口袋里掏出這包煙時,一臉的滿足。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