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宣傳片
2、? 主持人:奉獻他人,提升自己,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海西志愿者》。在福建省的惠安縣,提起陳欠水的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這位被稱為“活地圖”的老人,1988年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后,23年來風雨無阻,堅持扶貧助殘,他騎著自行車踏遍了全縣所有295個行政村、1270多個自然村,行程達15萬公里。為殘疾人搭起了一座希望的橋梁。
3、? 字幕版:陳欠水 66歲,福建省惠安縣一名退休干部。先后獲得首屆福建省道德模范、泉州市首屆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4、? 字幕:2011年10月14日 上午8:30 惠安縣醫藥商場
配音:上午8:30,醫藥商店剛開張,陳欠水就直奔輪椅專柜。今天老陳要去探望的,是一位名叫莊文明的殘疾人,家住在泉州市臺商投資區的一個邊遠的小山坡上。老陳說,這回正好借助我們的采訪車,幫他實現一個心愿。
5、同期聲:(老陳和售貨員交談)患者是什么樣的情況?他本身是截癱的。是腿部嗎?是腰以下的。這種多少錢?這個是680元。這個是鍍鋅的,還是?這個是不銹鋼管的,材質好。這種輪胎不用充氣的。個子比較高一點是可以的嗎?這個比較高。他要塊頭大一點的。
6、? 配音:為了挑選一輛適合莊文明乘坐的輪椅,早在兩個多月前,老陳就在四處奔波了,可是因為條件所限,一直無法了卻自己的心愿。
7、? 同期聲:你已經來看兩三次了嗎?我前天晚上就來看了,你們來的那天晚上,我就來看了,正好你們有車,我早就要買,就是沒車帶過去,今天剛好。
8、? 配音:經過一番精挑細選,老陳最終花了600元錢,買下了這輛嶄新的輪椅,在店員的協助下,將輪椅裝上了車。
9、? 配音:從惠安縣城開車到莊文明的家,要花上近一個小時,途中還要經過一座山。陳欠水告訴我們,以前他到莊文明家,都是一個人騎自行車去送米送油,來回至少要花五個小時。可是這輛輪椅實在太大了,單靠自行車載不了,這也成了老陳的一塊心病。今天借助我們的采訪車,陳欠水不僅給莊文明帶來了一輛輪椅,也順帶送上一百斤大米和一瓶食用油。
10、同期聲:文明啊,你好。這輪椅一直沒車,今天正好有車,就幫你帶來了。你試看看,這個比較大一點。這個輪椅已經不行了。我試一下,我跟你一起幫忙。先把車剎住一下。
11、配音:坐上老陳剛買來的輪椅,莊文明笑得合不攏嘴,他迫不及待地要到里間,給癱瘓在床的老伴,展示一下自己的新座椅。
12、配音:今年51歲莊文明, 2001年9月26日那天,和妻子駱明珠因為一場交通事故,導致夫妻二人高位截癱。莊家的三個孩子當時還在學校讀書,一家人的生活頓時陷入困境。
13、福建省惠安縣退休干部 陳欠水:當時我在殘聯工作的時候,主要是對他家里慰問,那時候小孩還在讀書嘛,搞一些助學的。后來我不在殘聯了,退休之后,基本上都是自己掏腰包,送米送油,過年來給他拜年,已經十多年了,都在關心幫助他。
14、 配音:得知消息后,陳欠水從2002年開始,每年都給莊家送來300至500元不等的助學款。平時還送來大米、食用油等等,幫助莊家渡過難關。2008年至今,每到春節,陳欠水都騎車上門,給莊文明家拜年,并且自掏腰包,送上800元錢,為的是讓莊文明一家,能過個好年。
15、福建省泉州市臺商投資區 莊文明:他都是自己騎自行車來的,我們這邊還要爬山的,還要爬這座山上來,不是那么平坦的路,他從惠安騎自行車來,最快也要兩個多小時。十幾年都是這樣子的。錢、油、大米、輪椅啊都是他送的。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