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載的貨差點顛下車
這時,一輛經過該路段的皮卡車開來,它的車身上下持續晃動,差點把放在后車廂里的盆栽甩出來,司機趕緊停下車,再確認沒事后才開走。
“兩個多月前,我路過這里就發現南三環路不好開。”司機林師傅經常開車經過南三環。他說,這路是快速路,標準應該很高,根本不能這么“坑坑洼洼”。“你看這些凹陷可能就陷下去十厘米,可車開快了也很危險。”林師傅說道,他現在看到那些在南三環路上“飆車”的車主,就不禁為他們捏一把汗。
【部門說法】
建設方:軟基沉陷所致,下月修復
作為南三環的建設單位負責人,福州市政建設開發公司負責該路段的楊總工程師接受了記者采訪。
“主要原因是軟基沉陷。”楊總工程師說,原來烏龍江沿江一帶都是菜地、灘涂地,主要都是軟地基,對道路的承載力不夠,所以才造成路面沉陷。此外,雖然現在南三環車流量并不是很大,但是超載的大貨車也是軟基沉陷的一個因素。
他告訴記者,此前他們已了解到南三環路面的情況。市政建設開發公司正著手恢復路面,前期工作包括測量和施工方案都已經做完,到了下月就將進行施工。
“一些路面下陷比較嚴重的地方,我們將進行‘軟基處理’。爭取下月底把全段路面恢復平整。”楊總工程師說。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鋪路之前如果地基不夠堅固,需要對軟地基進行處理,使其沉降變得足夠堅固,提高軟地基的固結度和穩定性,這個過程叫做軟基處理。一般在沿江、沿海地區,道路開工前都需要進行勘測,然后進行軟基處理,否則存在很大的風險和后患。簡單說,軟基處理主要是針對地基下沉、拉裂而采取的預防措施。
為何在南三環通車一年后,施工方才著手進行軟基處理?面對這個問題,楊總工程師說,“當時工期抓得很緊,工程進度太快了點”。除了這些話,他不愿意再多說。
□相關鏈接
南三環路屬于福州三環二期工程,起于灣邊大橋,終于林浦大橋,全長11.6公里,為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2008年8月進場施工,灣邊大橋至福峽路段已于2010年國慶通車。
根據城市發展戰略,福州市快速路網系統由高速公路、三環路、二環路外加若干條放射狀道路組成。三環繞城高速是繼二環路后,福州城區的又一環形快速交通大動脈,緩解城區特別是二環路上的交通壓力。一旦三環路貫通,過境車輛,尤其是大貨車將不再取道三環之內的道路。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