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孝敬父母”入校長推薦新規
http://www.caoliu14.com?2011-10-14 16:48? 伍少安?來源:浙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不孝學生不得推薦”有道德導向意義
“孝敬父母”其實本來無須特別強調。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子女孝敬父母長輩,自然更是天經地義。子女對父母長輩的感情,幾乎應該是出于人倫親情的一種本能。百善孝為先。不孝,則不齒于人類,其實也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品質。
然而,在當下,特別強調“孝敬父母”,乃至成了推薦生的附加條件,卻似乎成了一種現實的需要。孝敬父母及長輩的風氣淡化,已是不爭的事實。即使是“常回家看看”這樣最起碼的要求,也居然要寫成一首歌,“啃老”儼然已成為“一族”,不以為恥,還理所當然。更有甚者,人際之間的金錢關系竟滲透進家庭之間,子女遺棄父母,乃至毆打父母的現象也已屢有所聞。
這實在是傳統道德的危機。以孝事親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孔孟儒學更認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孝敬父母”意識的淡化乃至喪失,是我們的教育應該吸取的一大教訓。教育本是傳道授業解惑,其中最重要的是教會做人處世,但是應試教育之下,卻是分數高于一切。而父母除了成績,當然不提任何其他要求,生活上更是百依百順,于是雖有高分,卻從來不懂得知恩圖報,不懂得體貼父母,其中不少孩子由嬌而橫,由愛生恨,甚至恩將仇報的,當然也不可避免。
對父母的孝敬,源于感恩。人生在世,其實應是一個不斷感恩的過程。唯有時時處處心存對父母,進而對他人、對社會的感恩感激之心,才可能對他人、對國家以及對社會做有益的事情。也因此,既是擇優推薦,不孝敬父母的學生不得推薦理所當然。而且推而廣之,這樣一條標準,還應用于諸如公務員等優秀人才的錄用,以強化孝敬父母等傳統美德的道德認同和風氣倡導。(錢夙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10-14北大校長推薦制要求“孝順”被指毫無操作性
- 2011-10-13我省8所中學獲2012年北大校長推薦制資質
- 2011-10-13閩8所中學獲北大校長推薦制資質 福州一中在列
- 2011-10-12北大校長推薦制花落211所中學 推薦生總額260名
- 2011-10-12北大“校長推薦制”推優秀生標準增加“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