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段時間以來,關于“道德建設”的話題成為人們談論的熱點。道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個文明社會普遍的行為準則和規范,是公民的社會操守和職業規范。一方面,道德模范層出不窮,給人們以心靈的震撼;另一方面,“老人倒了無人扶”、“帶著攝像頭才敢做好事”等冰冷的現實問題也讓人們對如何行善心存疑慮。如何才能克服現實中的種種困境,向道德模范學習,做一個維護社會公德、堅守私德底線的人?新華網評論頻道“新華網評”欄目刊發系列評論,予以分析解讀。(專題統籌:安傳香)
“道德建設”系列評論之六
孫春晨 中國倫理學會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公民的道德水平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標志。與快速發展的物質生活相比,我國公民文化生活質量的提升相對滯后,而道德領域存在的種種問題更成為人民群眾最為不滿的主要社會現象之一。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新階段,公民道德建設能否取得成效,直接影響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進程。為此,必須緊密聯系我國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新情況、新形勢,從多方面入手,不斷創新公民道德建設的實現方式,提高公民道德建設的有效性。
要切實維護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努力營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設的社會支持條件?!皞}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只有將以人為本的理念具體化,體現在維護公民生存和發展等基本權利的細微之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才能形成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設的和諧社會氛圍,從而增強全體公民履行道德義務、培育個人道德品性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充分發揮各類媒體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引導功能,創新公民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制度設計。各類媒體尤其是黨報黨刊要堅持“三貼近”原則,及時掌社情民意,分析各種社會思潮,傳播社會核心價值觀,引導人民群眾參與公民道德建設。創新制度設計,鼓勵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培養人的道德情感、提高人的道德素質、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實驗和嘗試,并將成功的經驗以制度的形式確定下來,持久地開展下去,形成以制度促建設的長效機制。
著力培養人民群眾的道德素質,重視領導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抓好重點人群的道德建設工作。在公民道德建設中,不能僅向公民提出道德要求,而應從公民的內在道德需求入手,從公民的日常生活、職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實際出發,緊緊抓住培養公民的道德素質這一中心環節,將外在的道德行為規范轉化為人的內在自律要求。尤其是領導干部和公眾人物等重點人群的道德建設,更加不能放松,他們因其廣泛的社會知名度和強大的示范效應,一言一行有著特殊的影響力。
積極開展群眾性道德評議活動。道德評議會是人民群眾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的創造,是公民道德建設收到實效的實現形式,具有組織和發動人民群眾進行自我道德評議、強化道德教育、促進道德水平提高和社會風氣好轉的作用,是引導人民群眾積極投身公民道德建設實踐的有效途徑和載體??梢酝ㄟ^道德評議會將公民道德建設與公民道德生活民主自治有機結合起來,抓住那些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務,采取耐心疏導、民主討論、平等交流的方法,在潛移默化中解決鄰里糾紛、化解家庭矛盾、緩和人際緊張關系,讓人們在參與道德評議中實現道德素質的共同提高。
作者簡介:
孫春晨
江蘇省揚中市人,哲學博士?,F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倫理學會秘書長。主要研究倫理學理論與道德實踐問題,出版《市場經濟倫理研究》、《生死論》、《倫理新視點》等學術專著。
……………………………………………………………………………………………………
“道德建設”系列評論之一
新華網評:別讓“忽悠”觸碰道德底線
社會轉型期矛盾凸顯,人們敢于對一些社會現象提出質疑,本身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但眼下“被增長”“被幸?!钡馁|疑之聲不絕于耳,是否也意味著社會誠信度出了差池?究其緣由,擅長“忽悠”者對社會文明的挑戰,對社會誠信的戕害,不言而喻。
“道德建設”系列評論之二
新華網評:道德之光亟待制度呵護
公民道德的體制機制保障建設已經引起國家重視,相關工作正在穩步開展。當制度能夠為道德建設樹起厚實的“防風墻”時,數十上百位全國道德模范樹起的火炬才能在前行中繼續發光發熱,并成功點亮十幾億人心中那小小的、溫暖的燭光。
“道德建設”系列評論之三
新華網評:道德建設緣何遭遇“雙重門”
從彭宇、許云鶴到殷紅彬,個體的遭遇讓人們對“做好事”產生了顧慮,甚至有人大呼“救人有風險,出手須謹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受到重創。當眾多人秉承“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消極原則充當冷漠看客的時候,“道德沙塵暴”正呼嘯而來。
然而,生活永遠不只有一面。當“道德沙塵暴”肆虐、善念漸被遮蔽的時候,另有一縷清風拂面,在人們心中蕩起層層漣漪。
“道德建設”系列評論之四
新華網評:生活中每一個細節都在拷問我們的公德
現在在城市里居住的,有祖祖輩輩的城里人,也有剛剛離土離鄉的新市民。不管過去如何,現在城市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要想維護好這共同的家園,就要遵守社會公德?!豆竦赖陆ㄔO實施綱要》明確提出了社會公德的規范: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這些規范很淺顯、很通俗,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去詮釋它。做起來也不會太難,一切只在一念之間。
“道德建設”系列評論之五
新華網評:如何發揮道德模范的社會輻射效應道德實踐的第一步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學會自尊、懂得自愛,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道德觀。整個社會的道德環境與每個人微小的道德行為息息相關,涓涓溪流可以匯聚成汪洋大海,如果每個公民都能在道德上有所作為,全社會就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圍,這是實現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石。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10-08泉州市積極開展第九個“公民道德宣傳日”活動
- 2011-09-30茌平縣組織開展第九個公民道德宣傳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