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工子弟學校校長1年墊付15萬維持學校生存
城市里的“希望學校”
從一個科研人員成為一個打工子弟學校校長,燕兆時經歷了此前沒遇過的困難。面對北京陸續關停打工子弟學校的行動,他期待能夠尋找到一種模式,使外籍務工家庭子女能夠接受正常而良性的教育,從而避免成為“第三代農民工”的命運
“我是燕京學校的學生,我是打工子弟……我要從小事做起,現在做一個好學生,今后做社會的好公民。”9月9日上午,170余名燕京小天鵝打工子弟學校(以下簡稱為燕京學校)的學生聚集在簡陋的教室門前,大聲喊出誓言,這是他們每天例會上必做的功課。
2011年6月中旬起,北京市24所打工子弟學校遭遇新一輪“關閉潮”,觸及海淀、朝陽和大興三個區的1.4萬余名孩子。
燕京學校僥幸順利地迎來了新的學期。作為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打工子弟小學,一年來,燕兆時自己墊付了約15萬元,未來如何,他依然不確定。但他說:我一定要看到它的生死——或者終于找到一種好的模式生存下去,或者就看著它倒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8-16孩子發燒沒錢醫治年輕媽媽求助 民警墊付醫療費
- 2010-04-29福建設交通事故救助基金 “救命錢”可由救助金墊付
- 2009-10-26交通事故傷者將可動用救助基金墊付搶救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