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給予孩子“尊重式”的陪伴
■成功之談
來自香港華夏心理服務中心何沅華在會上分享了自己運用“尊重式”的陪伴方式,與兒子成功溝通的親身經歷。
兒子小杰(化名)讀小學的時候,何沅華總是不放心他與小朋友們到離家太遠的地方玩。一次,兒子主動提出要到別的區去,跟伙伴們唱“卡拉OK”。何沅華當時跟大部分母親一樣,第一反應是不希望兒子去,但是她并沒有直接跟兒子說“不”,而是坦白地跟兒子說:“媽媽不反對你去,但是心里有點承受不了分開那么遠那么久的負擔呀!”小杰仿佛意識到母親的意思,馬上說:“那這個區有沒有卡拉OK可以唱呀?媽媽你幫我聯系一個吧!”
還有幾次,小杰在學校表現不好,被老師“告狀”。何沅華在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回到家里也沒有立刻責怪孩子,而是巧妙地問他:“媽媽今天心里很不舒服,我總覺得你在學校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告訴媽媽怎么了呢?媽媽不怪你。”每當此時,小杰就會自覺地把事情說出來。何沅華每次聽后都笑著征求兒子意見“這件事情之后,你覺得以后要怎么辦呢?”兒子又會積極地跟母親討論起解決的辦法來。
何沅華表示,自己也是非常忙碌的上班族,每天下班回家她都先做一分鐘的深呼吸,“過濾”掉工作上的情緒,然后利用有限的家庭時間,跟兒子聊聊每天發生的事情,討論下彼此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我也常教兒子,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先做一分鐘的深呼吸,再作出理性的行動。以致于有時候我有時控制不好的時候,他反而會來提醒我,讓我相當欣慰。”
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王麗萍指出,良好的親子互動不僅可以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還可以彌補成年人的心理缺失。“自閉癥案例陳康的父親曾經跟我說,是孩子的事情喚醒了他。在這個社會轉型時期,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并非單方面形成的,而是家庭、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心理缺失,缺乏安全感的個體都需要對方給予‘尊重式’的陪伴,共同構建幸福感。”記者雷雨 見習記者 畢嘉琪 通訊員 吳金全 涂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09-27專家:自閉癥多青睞高知家庭是誤導
- 2011-09-11孩子別怕老師不放棄 洛江自閉癥兒童培訓中心見聞
- 2011-06-20中華小姐大賽悉尼賽區為自閉癥兒童舉行慈善募捐
- 2011-05-11福建省制圖院志愿者服務隊開展關愛自閉癥兒童活動
- 2011-01-25女子做臨時工獨立養育自閉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