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更好地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精神旗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也是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根本。我們要把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任務,抓緊制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施綱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方方面面,使之成為全社會最基本、最廣泛的思想共識,不斷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
????要緊緊抓住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這個根本,深入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宣傳教育,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大力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努力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深入淺出地回答干部群眾關心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日益深入人心,在億萬人民的實踐中發揮出巨大的指導作用。要緊緊抓住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這個時代主題,深入開展中國近現代史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奮斗史、創業史、改革開放史的學習教育,開展國情和形勢政策教育,大力宣傳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宣傳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宣傳全國各族人民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征程中創造的新成就、新經驗,引導人們深刻認識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領導核心,不斷增強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緊緊抓住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這個重要任務,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充分挖掘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模范人物所體現的精神資源,大力宣傳一切有利于國家富強、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不斷豐富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要緊緊抓住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個關鍵環節,加快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大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大力倡導愛國、敬業、奉獻、誠信、友善、互助等道德規范,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本要求貫穿到人們的日常學習生活工作之中,引導人們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不斷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現代文明程度。
????三、充分發揮道德模范的榜樣引領作用,在全社會推動形成知榮辱、講道德、促和諧的文明風尚
????偉大時代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撐,偉大事業需要榜樣力量的引領。道德模范是群眾推選出來的身邊榜樣,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集中表達了人民群眾的道德追求,集中反映了社會進步的時代精神。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模范就是一座豐碑,他們是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最有說服力、最有影響力的鮮活教材。要深入開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活動,使他們的先進事跡廣泛傳播、讓他們的崇高精神廣為弘揚,轉化成全社會道德建設的共同財富和形成良好文明風尚的自覺行動。
????宣傳道德模范,要堅持聯系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工作和思想實際,真正使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入耳、入腦、入心。要把宣傳道德模范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通過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上開設專題、專欄、專版,采用新聞報道、言論評論、公益廣告、專家點評、群眾討論等形式,宣傳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宣傳他們身上體現出的高尚道德理念和道德情操。要針對不同受眾群體的接受習慣和心理特點,突出群眾視角,運用群眾語言,使宣傳形式豐富多彩,宣傳內容親切感人,在宣傳報道中體現正確導向,在互動交流中啟發引導群眾,在貼近群眾、服務群眾中打造特色品牌。要以道德模范為原型,積極發揮文學藝術作品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獨特作用,通過多樣化的題材體裁、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多側面、立體式地刻畫道德模范,深刻揭示他們的精神世界,生動展現他們的人格魅力,以豐滿、親切、生動的藝術形象打動觀眾和讀者,把道德模范的崇高精神境界、健康人生追求傳遞給人民。要重視運用民間輿論推介道德模范,對群眾通過網絡等方式發現“草根善舉”、捧紅“道德明星”的現象,要及時關注,給予支持、鼓勵和引導,保護和激發群眾自我教育的熱情。要把學習宣傳活動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結合起來,突出思想道德內涵,深入推進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創建,扎實開展“講文明樹新風”、社會志愿服務、送溫暖獻愛心、文化助殘等活動,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要廣泛組織基層巡講、“道德講堂”、座談研討、社區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活動,引導群眾對照道德模范開展道德評議,見賢思齊、奮發向上,在全社會形成學習宣傳道德模范的濃厚氛圍。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