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愿意提供經費和場地”“我們會免費提供適合老人用的手機當禮物”……社區要做活動,轄區單位拼命往里湊,還比積極比奉獻,這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然而,昨天記者在軍門社區的黨建聯席會上就看到了這樣的場景。
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軍門社區黨委借鑒“168”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機制,從社區特色資源和群眾需求出發,探索形成了“135”社區黨建工作機制。即通過強化社區黨組織這個核心,建設好社區工作者、社區黨員和社區志愿者三支隊伍,實現“美在社區、愛在社區、樂在社區、安在社區、和在社區”。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軍門社區黨委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以社區黨建為“龍頭”,帶動各項工作高效有序開展,有力地推進了文明和諧社區的建設。
“社區三級核心網絡”:合力打造文明和諧社區
據軍門社區黨委書記、主任林丹介紹,軍門居委會黨支部成立于1991年,2001年軍門居委會整合為軍門社區,居委會黨支部升格為社區黨總支,2007年升格為社區黨委。目前社區共有黨員199名,以離退休的老黨員、未就業大學生、復員軍人和社區工作者為主。
針對社區黨員數量不斷增加、構成日益多樣化,但黨員作用缺乏有效發揮平臺等狀況,軍門社區積極構筑黨委建在社區、黨支部建在小區(樓組)、黨小組建在樓組(樓棟)的“社區三級核心網絡”,努力把黨員活動開展到居民小區的每個角落。
社區黨委在每棟樓都設一個黨小組組長,他們負責組織黨員學習,傳達中央指示和精神,組織民主生活會等。每棟樓中,還有一個居民組長,主要負責計生、治安、衛生宣傳,傳達社區工作,反映居民意見。民居組長接受黨小組組長的指導。
此外,社區黨委還積極在商務樓宇的非公企業組建黨組織,先后組建了大洋百貨、品日有肉松等多家非公企業黨支部,擴大了黨組織的覆蓋面。
在“社區三級核心網絡”的架構下,社區黨員、居民群眾和非公企業確立了共同的目標,那就是“人人出力,各盡所能,建設文明和諧社區”。
社區黨委和居委會還相繼打造了“吉祥三寶(助學、助困、助業)”“黨員代理服務制”“民情日記”“社區居家養老”和“四點鐘服務站”等品牌服務。而黨員們則騰出時間給社區當助手,有的爭當“義務十大員”,有的為社區建設送上金點子。居民在黨員的帶動下,與社區黨委“一條心”,積極參與社區建設與管理。非公企業誠信經營,以優質服務回饋居民、回饋社會。軍門社區0.16平方公里的轄區內,充滿鄰里和諧、其樂融融的氛圍。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