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文明創建〕
?
南靖縣加強農村宣傳文化隊伍建設與管理
?
1.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形成合力。制定加強宣傳文化隊伍建設實施意見,成立農村宣傳文化隊伍建設領導小組,實行每季度定期會商例會制度,解決宣傳文化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先后共解決薌劇團、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有線電視網絡等整合改制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等問題。。
2.建立選人用人機制,優化隊伍。健全機構充實力量。成立土樓文學院、文化中心事務管理站和體育中心等6個事業單位,增加宣傳文化隊伍編制25個,2010年公開招考8名宣傳文化事業干部。強化基礎增強力量。重點從選調生、三支一扶大學生中選拔10名優秀人才配齊配好鄉鎮宣傳文化干部,在全縣挑選54名優秀青年干部駐村擔任宣傳文化工作人員,努力構建“大宣傳、大文化”工作格局。重用干部激發活力。在今年鄉鎮黨委換屆工作中,11全鄉鎮中有3名黨委宣傳委員調整到縣直單位任副職領導干部,4名優秀宣傳委員任鎮黨委副書記,3名優秀宣傳文化干部擔任鄉鎮黨政副職領導干部。
3.建立教育培訓機制,提升素質。設立宣傳文化隊伍教育培訓和人才培養工程專項資金100萬元,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并逐年增長。與廈門大學、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合作,在南靖第一職業學校、青少年宮、文化館開設民俗文化表演、土樓文化宣傳員等各種培訓班,每年培訓宣傳文化隊伍300名。組織宣傳文化干部赴外地開展學習考察和宣傳推介活動,使宣傳文化干部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高實踐能力。
4.建立投入保障機制,夯實基礎。一是加大財政投入。把宣傳文化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逐年增長,確保專項經費保障到位。2011年宣傳文化經費1687萬元,比增14.6%。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基金450萬元,文化產業招商引資獎勵基金60萬元,文化企業科學技術研究開發運用等三項費用400萬元。二是強化項目投入。實施項目帶動策略,建成南靖文化中心,順利完成縣圖書館改造工程和文化館、博物館搬遷工作,新增1個省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和50個農民健身場所,新改建3個鎮綜合文化站和37個農家書屋。三是引導社會投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引導社會資金進入宣傳文化領域,推動文化產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積極推進土樓生態文化旅游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海峽印刷工業園等項目建設, 2011年1-6月,文化產業產值29.48億元,比增22.84%,文化產業整體實力不斷壯大。
5.建立激勵獎勵機制,推動發展。一是構建人才交流平臺。舉辦福建土樓文化節、大型廣場文藝演出、千臺大戲送農村、千幅書畫送農村等文化惠民系列活動,舉辦龍燈節、火把節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動,為民間文化藝術人才提供交流合作平臺。二是激發人才創造活力。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度挖掘福建土樓文化內涵,編輯出版《土樓南靖》、《神韻天成》、《故里情緣》、《翰苑飄香》等魅力南靖文化系列叢書15套。重視發掘各類民間文藝人才,挖掘出1183名土樓山歌、四平鑼鼓樂、竹馬戲、提線木偶戲、都馬調、鉤針編織等傳統技藝民間藝術大師、民間工藝傳承人,黃庭芳、吳炎祥等5名民間藝術大師被評為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三是建立人才獎勵機制。牢固樹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理念,不斷加大對民間文化藝術人才的獎勵力度,對張長春等10名民間文化藝術人才和林朝元等5名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分別給予5000-10000元獎勵,激發民間宣傳文化隊伍活力。 ????????????????????(南靖縣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