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慈善源自政績驅動
http://www.caoliu14.com?2011-09-05 10:15?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湖南長沙縣一些教師每月工資中有幾十元被統一收去捐款,參加民政部門組織的“一天一元捐”活動。當地管理捐款的慈善會表示,2010年政府發文要求企事業單位員工、干部等捐款,目的是幫扶貧困。慈善會會長稱,老師的覺悟是最高的,不應在乎這點錢。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情仁愛、樂善好施的民族。孔穎達疏《左傳》就說:“慈者愛,出于心,恩被于物也”,又說:“慈謂愛之深也”。自古以來,國人慈善的出發點都是“愛之深”,而非“覺悟高”。“覺悟”指的是一個人認識社會的“思想水平”。給人的善念強加上“覺悟”的枷鎖,給被迫捐款者的質疑強按上“覺悟不高”的烙印,這多少有點上綱上線的意味。
教師這一職業,天然不缺少慈善基因,在為弱勢群體獻愛心的隊伍里,從來就不缺少教師的身影。地方政府倡導慈善,募集資金開展慈善助學、慈善助醫等活動,號召教師參與不是不可以,問題是發端自個體內心的善意表達,必須依照當事者自己的心意,選擇捐款的時機、對象甚至捐與不捐。一紙文件落地,不管對方樂不樂意,直接從工資中扣除,如此“強迫捐款”,本質上背離了慈善的自愿原則,使慈善活動變了味。
慈善活動變了味,教師們當然接受不了。面對質疑,當地民政部門報以“按文件執行”的強硬,當地慈善會負責人認為“老師覺悟是最高的,不應在乎這點錢”,這更屬不該。強捐三四百塊錢影響一時,觀念的錯誤、思想的偏頗影響深遠。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9-02石獅市舉行慈善總會“慈愛學子工程”助學金頒發儀式
- 2011-08-29晉江安海鎮多措并舉提高慈善協會工作水平
- 2011-08-25專家:公益慈善基金管理費過高 "美美門"頻發有原因
- 2011-08-19香港藝人捐贈建醫院被指推銷行為是慈善還是營銷?
- 2011-08-19榕慈善總會將義拍百件石玉藝術品 用于慈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