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鄉(xiāng)村教師曾春生:教育是良心活,我會堅守到最后一刻
下過雨的山路,崎嶇又泥濘不堪,東南網(wǎng)全媒體記者只能徒步跋涉在這大山里進行采訪
東南網(wǎng)8月24日訊(本網(wǎng)記者 陳薪宇 馮川葉) 從滿頭青絲到斑斑白發(fā),35年來,他扎根大山;他不僅堅守教書育人本分,還“化緣”建起了新校舍;自從他當校長以后,村里就再也沒有孩子輟學過……在辛苦勞累的教壇耕耘中,有對家人的虧欠,也有培養(yǎng)學生成才的喜悅——他就是平和縣崎嶺鄉(xiāng)溪頭正興小學校長曾春生。
投身農(nóng)村教育 35年如一日
35年前,曾春生從平和縣二中高中畢業(yè),作為那時的“高學歷”人才,他卻選擇留在溪頭村正興小學當一名民辦教師。領著每月16元的工資,曾春生卻甘之如飴,不僅利用周末翻山越嶺,走路到50公里外的縣城收集教輔材料,還摸索出一套針對山村孩子“以大帶小、動靜搭配”的教學方法,讓原來沉寂的課堂活躍起來。
溪頭正興小學的生源,來自于溪頭村11個自然村,這些自然村山高坡陡,溪流眾多。但不論刮風下雨,放學的學生身邊總有曾春生瘦小的身影。每天凌晨5點多他就起床,披簑戴笠、手執(zhí)電筒行走在泥濘不堪的山路上,趕到離學校4公里多的古坎自然村,小心翼翼地護送孩子上學。放學后,又把孩子們安全送回家才摸黑回到學校。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