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曉靜:獨自堅守
廖建寧和她的同班同學熊曉靜相比,還算比較幸運的。在大別山山區,很多留守兒童都是獨自生活的。
熊曉靜家離學校遠,她走一個單程約需3個小時,其中兩個小時花在陡峭的山路上。如果遇到雨雪天氣,路就更難走了,有時還會遇到山坡塌方封路的意外情況。“父母都不在家,就給我在南溪鎮上租了間民房。”熊曉靜說。
記者在她的出租小屋內看到,煤氣灶、書桌、電視、床等還算齊全。記者了解到,每天在保證完成作業的同時,曉靜還得洗衣做飯、買菜擇菜、刷鍋洗碗、打掃衛生。
曉靜租房獨自生活,一周生活費50元。有時遇有額外消費,生活費不夠了,她就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不吃早餐,省下一兩元;午飯只吃白米飯,不吃菜;晚飯去親戚家蹭一頓。這樣的“經濟危機”可能會持續三四天,但她都毫無怨言地堅持下來,從不開口向爸爸媽媽多要生活費。
“都吃不上飯了,為什么還不找爸媽多要些生活費?”記者問她。
“每周生活費都是固定的,錢花完了,就像一本日歷撕完,不能再撕了。爸媽打工掙錢太辛苦了,花完我也絕對不會再找他們要。”曉靜認真地向記者解釋說。
最近有一個同學過生日,曉靜制作了一張手工卡片,打算送給同學做生日禮物。后來看到其他同學送的都是三四元的發卡等禮物,她便悄悄地把卡片藏了起來。“別人送的禮物都是很貴的,我不好意思拿出來我的,索性就不送了,免得被別人看不起。”熊曉靜盯著地面對記者說。
有時,曉靜會在放學回來的途中去菜市場,去一次要買回足夠一個星期吃的菜。土豆一類便宜又不易變質的菜,是她的首選。為了省錢,熊曉靜成了菜市場里討價還價的高手:西紅柿2塊5一斤,她軟磨硬泡2塊3能買到;1塊8一斤的黃瓜,她磨蹭半天讓賣菜大媽以1塊5賣給了她。“市場里的人都認識我了。”她說。
為了省時間,她早晨不做飯,花一兩元買煎餅或者包子;中午,她做米飯、炒菜時,會多煮些飯,多炒點菜,然后分幾頓熱著吃。“那樣省事呀。”曉靜靦腆地笑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08-11漳州市東山縣:牽手漁村,關愛留守兒童
- 2011-08-11建寧開展"留守兒童知心姐姐之家"法制進農村活動
- 2011-08-04南靖大學生村官情系“留守兒童之家”
- 2011-07-27蕪湖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免費健康檢查"行動
- 2011-07-27淮北開展"四項活動"豐富留守兒童暑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