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藏書甲于閩的雙驂園
今已無跡可尋,獨留傳說后人覓
走進榕城烏石山省氣象局院內,那幾棵葳蕤挺拔的大樹格外引人注目。雖歷盡風霜雨雪,世事變遷,可是它們依舊在那里屹立不倒。
如果告訴你,就在這幾棵古荔枝樹守衛的地方,有曾經名揚閩浙一代的雙驂園,你一定會懷疑自己的眼睛,或者厚重史料中的記載。
就連探訪雙驂園這天的傍晚,遇到的好幾位白發蒼蒼的老者,一聽我們問雙驂園,也個個頭搖得如撥浪鼓一般。82歲的張衣健老伯,搖著大蒲扇,站在昏暗的路燈下,指著四周的建筑與樹木,挨個為我們回憶,他在這個地方幾十來見過的風景。尼姑庵,觀音廟,甚至他曾經見過的一棵夭折的小香樟,他都能從記憶里翻出來,為我們還原到當下的風景中。但他唯獨想不起、也沒有聽說過,在這烏山西南麓,曾有一座藏書甲于全省的雙驂園。
可聽對福州古園林有所研究的文史專家、老福州聊起這座如今已無跡可尋的古園林,卻又有不少美麗的傳說。鄭子端老先生說,他也不記得從哪里聽來的關于雙驂園名字由來的傳說。他只知道,在他聽來的這個民間傳說里,建造雙驂園的龔易圖是個美男子,因長相美麗曾被京城的達觀顯貴傳召。可從福州到京城道路崎嶇,路途又多丘陵,為了能及時進京應召,龔易圖特意挑選了兩匹快馬,終于馬不停蹄地及時到達了京城。為了感謝這兩匹駿馬,返回福州后,他特意把這兩匹馬在烏山修建的園林內供奉了起來,隨后這“雙驂”便成了園內的寶貝,后來便有了“雙驂園”之說。因這段傳說,鄭子端還曾特意畫了一幅“雙驂”圖,把民間傳說中的兩匹駿馬勾勒了出來。
雙驂園的命名,是否真與兩匹駿馬有關雖然無從考證;但雙驂園當年擁有的藏書之多之精,卻著實是昔日福州、乃至閩省第一的。文史專家盧美松在他編著的《福州名園史影》中,就記載到“雙驂園是藏書之所。龔易圖高祖龔景瀚是著名的藏書家,園內曾藏書3萬卷……至易圖,他每逢好書,不惜重金求購,或借抄。園內、中廣藏歷代古籍,其中不乏宋刻及元、明、清刻善本……”。文史專家對雙驂園的贊譽,更多偏向這座園林當年在所有藏書樓中所占的地位。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08-16記者走基層:“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 2011-04-13龍腰溫泉園5·18建成 為大型古典園林溫泉休閑區
- 2011-03-31官渡區城鄉園林綠化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