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者的天空需要陽光
陌生的疾病
200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癥日。也是在這一年,我國將這類疾病患者歸入殘疾人群體。
在永安市有一所民辦非營利性機構----心語兒童教育培訓學校。學校的校長吳愛珍也是一位自閉癥患兒的母親。在帶兒子到各地康復培訓的過程中,吳愛珍走了不少彎路。2003年9月1日,她創辦了永安市心語兒童行為早期干預中心。用吳愛珍的話說,當專家告訴她兒子患的是孤獨癥時,她還覺得有意思:這病沒什么不好啊,自己也不喜歡熱鬧。不過,幾分鐘后,她聽完介紹后,像所有患者家屬一樣,痛哭了。“心上像有把刀。”她說。
孤獨癥,又稱為自閉癥。這是一種陌生的疾病。全球有3500萬人患有這種神經系統疾病。醫生通常是這樣表述的:患病的兒童發育受到阻礙,缺乏正常的語言溝通和社會交往能力。吳愛珍說,自閉癥患者的容貌與常人無異,但是他們不理解世界,不會融入生活,他們不會在意自己對別人的影響。他們似乎與這個世界無關。
現在,人們不得不承認,這種摧毀一家人正常生活的疾病尚無法治愈。現在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教育,重點教會患兒一些有用的社會技能:如日常生活的自主能力,與人交往方式和技巧,與周圍環境協調配合及行為規范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能改變的,僅此而已。
2008年3月29日,在永安永輝超市的支持下,永安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永安市心語兒童行為早期干預中心在市中心開展了宣傳活動。當天下午,永安燕城愛心協會志愿者將心語中心的十余名自閉病癥兒童一對一地領到了公園。久違的晴空下,孩子們嗅嗅花,摸摸樹。他們在接近春天。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