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永安市心語兒童教育培訓學校校長 吳愛珍:這樣走出去訓練,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夠辦到的,許多家長會放棄,沒有這個信心堅持下來,也負擔不起。所以我覺得(三明市)這么大的一個地方,整個地區連這么一個機構都沒有,我那時候有想法,如果當地有(康復)機構的話,我的孩子我肯定選擇在當地做康復訓練,而且我愿意一輩子在這個機構做義工。
27、 配音:2003年,吳愛珍找到永安市殘聯,把自己幾年來的遭遇告訴了他們,希望殘聯能夠出面,幫幫這些自閉癥孩子。
28、 永安市殘聯副理事長 姚荔華:當時這件事就以民辦公助的形式成立,屬于非營利性的民營企業。掛靠在民政局下面的。非營利性的,就是社會公益事業,她沒有收入,就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
29、 配音:為了支持吳愛珍,永安市殘聯把剛剛建好的辦公樓,劃出一整層,供他們無償使用。然而學校成立不久,就遇到了經費上的問題。由于當時生源較少,收到的培訓費根本維持不了學校的日常開支。因為自閉癥孩子往往有些異常行為,破壞性較強,學校里的墻壁、被子、草席都是他們發泄的對象。
31、 配音:而對于一些經濟困難的家庭,吳愛珍又不忍心將孩子拒之門外,總是想方設法地減免學費。學生小杰就是其中的一個。小杰來自南平順昌,入學8個月來,吳愛珍已經為他減免學費2千多元,另外還出面聯系社會上的好心人來幫助他。
32、 小杰的母親:我們來這個地方,像我老公講的是最大的幸運者,那個吳主任,好像把我們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一講沒錢了,她就到處去找人家求助捐錢。
33、 配音:隨著學校培訓效果的顯現,心語的口碑在自閉癥群體中開始慢慢樹立,生源也在不斷增加。
34、 同期聲:這個是中殘聯的“孤獨癥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那我們去年有27個孩子得到了。就是去年一整年有27個孩子?27個孩子,一個孩子得到1萬元的補助,還有10個孩子得到省助殘工程,一個孩子5千元的補助。
35、 配音:吳愛珍的努力終于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向這個特殊的困難群體伸出援手。然而吳愛珍每次見到自己的兒子時,卻多了一份愧疚之心,因為自從有了心語,她已經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這份事業中,對兒子的關愛難免有所欠缺。可是面對心語帶給孩子家長的那份期盼,她又覺得這么做值得。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