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錢江三橋引橋塌了,距離它建成通車不過14年。但是與它同處于錢塘江上的錢塘江大橋,74年來任憑風吹浪打,巋然不動,被網民熱捧為“橋堅強”。(7月24日《新京報》)
世界上本沒有神奇,人們見得少了,所以就覺得神奇。錢塘江大橋設計壽命50年,超期服役24年,按照現(xiàn)在的標準,這樣的大橋可能已經大修幾次,甚至都有可能推倒重來了。可經歷過70多年的風雨和戰(zhàn)火,在這座大橋上,動車可以跑到時速120公里,汽車也可以跑到時速100公里,60噸重的汽車都可以在這座大橋上歡快地走過。對比我們身邊的一些短命大橋,特別是同處于錢塘江,如今業(yè)已歸西的錢江三橋,也難怪網友視之為神。
按照史家的說法,錢塘江大橋建設的年代,中國還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就經濟而言,還處于農業(yè)社會階段,而今天已經進入后工業(yè)化時代。雖然茅以升是一代橋梁大師,但橋梁技術是逐代下傳的,歷經70多年,大橋的建設技術今非昔比,今天已經到了一個過去無法望其項背的高度。而且,茅以升當年也沒有現(xiàn)在所用的工程機械、造橋材料。無論從哪個方面講,今天建設的大橋,都應該質量更高,更能夠經受風雨洗禮。可為什么茅以升修建的錢塘江大橋,會羞臊現(xiàn)在許多大橋呢?
研究錢塘江大橋史的錢塘江大橋紀念館工作人員有一句話:放到今天的標準來看,錢塘江大橋不僅超期服役,而且也超限、超載,“工程班子每次為大橋做完評估,都肅然起敬,當年是真把修橋當成百年基業(yè)在做”。這恐怕就是今昔對照,差距所在。當年的茅以升是把造橋當成百年基業(yè)在做,憑著良心在修橋。良心驅動下,一切按照當時所能理解的最高標準,來建設來監(jiān)管。良心不獨存在于錢塘江大橋身上,建于隋朝大業(yè)年間的趙州橋,至今已經1400年;哈爾濱松花江大橋,橋齡已經110年;武漢長江大橋橋齡54年,南京長江大橋橋齡43年,這些依然健在的大橋,都是良心的典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04-15集美一黑作坊產"染色饅頭" 老板竟稱"算有良心"
- 2011-03-21"良心大姐"引發(fā)的漣漪:一則"良心債"故事在揚州引熱議
- 2011-03-11老人跌倒無人敢扶引熱議 "道德保險"能否扶起良心
- 2011-01-31古稀老人編書頌模范:我看到他們身上一顆顆透明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