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農村基層栽種文化常青樹
???? ——我省設立村級文化協管員的主要做法
??
福建省的村級文化協管員隊伍,是從2006年開始建立的。目前,已完成第二輪選聘工作,全省共聘用村級文化協管員14771名。他們來源于基層,服務于村民,已成為農村文化建設的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主要做法是:
???? 一、提升認識,適時建立村級文化協管員隊伍
???? 在農村基層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大力加強農村基層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建立農村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實現從“送文化”向“種文化”、“育文化”的轉化,是新的歷史時期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2006年,省委、省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強農村“六大員”隊伍建設意見的補充通知》,確定由省級財政安排專項經費,對村級文化協管員給予每人每年600元(2008年提高到1200元)的服務性津貼(各地還根據當地的實際,配套不同額度的津貼標準)。此后,又于2009年批轉了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聯合制定的《農村“六大員”管理辦法》。村級文化協管員由縣級文化行政部門選聘,任期三年,經考核合格者可續聘。省文化廳著力抓好文化協管員的選聘、培訓、使用、管理、激勵等重點環節,充分發揮文化協管員在活躍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強農村文化市場管理、保護農村文化遺產、管理農村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服務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二、加強培訓,提高文化協管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
???? 村級文化協管員的選聘對象,是當地的農民群眾。如何提高村級文化協管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是充分發揮村級文化協管員功能和作用的迫切問題。為此,我們采取以下措施:
???? 一是編寫適用教材。組織力量編寫《福建省村級文化協管員工作手冊》,該書由政策與法規、農村文化工作基本常識六十問兩大部分組成,內容涵蓋了農村文化建設的方針政策和實用的法律法規,同時對農村文化工作中需要了解的綜合性知識、群眾性文化活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市場管理、電影放映等方面的常識作了介紹,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受到了廣大村級文化協管員的歡迎。
???? 二是開展業務培訓。從2007年開始,全省省、市、縣三級文化館(藝術館)對村級文化協管員進行了輪訓,開設了新農村文化建設形勢與任務、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分析、農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農村文化市場的監管、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和開展、農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設等課程,采取多媒體教學、實物鑒別、案例分析、圖片展示、座談、到示范村實地參觀學習、問卷調查、測試等多種教學方式。至2009年底,共組織省級培訓班31期,培訓4760人;縣級以上培訓班618期,培訓42064人次,基本完成村級文化協管員第一輪的輪訓工作。2010年實施第二輪輪訓工作,共舉辦10期培訓班,參加人員1100多人。
???? 三是構建激勵平臺。2009年9月,召開了全省村級文化協管員經驗交流暨農村文化建設座談會,表彰獎勵了148位優秀文化協管員。2009年11月第四屆福建藝術節期間,組織全省村級文化協管員文化技能大賽,并通過電視媒體向全省轉播比賽實況,展示了村級文化協管員的文化知識和技能專長。
???? 三、著眼使用,充分發揮文化協管員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 在工作和服務的過程中提高,是村級文化協管員隊伍建設的主要途徑。幾年來,我省大力鼓勵和發動村級文化協管員投身農村文化建設,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村級文化協管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
???? 一是發揮文化協管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中的作用。在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中,發揮協管員熟悉情況了解村里歷史、人員的優勢,組織他們廣泛查找線索、核對資料,收集了近20萬條線索,對17個門類90303個項目進行了調查。此外,在農村文化市場管理、農村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村文化活動尤其是民俗活動等方面,村級文化協管員都發揮了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二是發揮文化協管員在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中的作用。在工作實踐中,協管員通過對接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家書屋建設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等,利用現代傳播手段將農民急需的時令性技術、文化信息資源,通過出板報、印發資料、制作宣傳小冊子等方式分發到農民手中,將分類的技術資料和相關的市場信息刻錄成光盤,依托相關部門開展農業技術培訓、農民工培訓、再就業培訓,努力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和基層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
???? 三是發揮文化協管員在弘揚傳統文化中的作用。各地在選聘村級文化協管員的過程中,特別重視選聘民間藝人,這些民間藝人進入村級文化協管員隊伍后,為繼承和弘揚鄉村歷史優秀文化做了大量工作。泰寧縣新橋鄉大源村文化協管員努力挖掘本村的歷史文化資源,積極走訪老人,組建儺舞隊,恢復了失傳已久的儺舞,并將大源儺舞申報為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壽寧縣南陽鎮南陽村文化協管員牽頭成立了“南陽詩社”,借詩社中絕大多數的老文人、老藝人對地方傳統文化進行搶救、挖掘,有效弘揚、傳承了地方優秀民俗文化。
???? 由于村級文化協管員在組織農民開展文化活動,活躍農村精神文化生活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他們也更容易被廣大農民群眾所接受和認可。近年來,先后有3637名文化協管員當選村兩委委員,約占協管員總數的24%。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村級文化協管員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的作用和產生的影響。(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