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思考〕
?
南靖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曾連端:
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
?
當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還比較薄弱。南靖縣認真學習貫徹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今年2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工作的意見》精神,圍繞建設“魅力南靖、和諧南靖、幸福南靖”目標,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采取項目帶動、宣傳鼓動、政策推動、服務拉動、社會聯動等措施,在鞏固、深化、拓展、延伸上下功夫,大力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發展新文化,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添了力。
一、挖掘土樓文化內涵,建設新型文明風尚
南靖縣共有1.5萬座土樓,其中500年以上歷史的有20多座,是福建土樓故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要深度挖掘“福建土樓故里”的文化遺產、民俗風情、民間藝術、宗祠文化、媽祖文化、保生大帝文化、族譜文化等文化資源,著力建設土樓和諧文化,不斷提升文化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支撐力、對外影響力、對內凝聚力。
組織文化挖掘活動。南靖縣組織國內外千名藝術家走進海西、走進南靖,走進土樓,開展以“福建土樓故里”為主題的系列文化采風活動。積極開發土樓山歌、四平鑼鼓樂、竹馬戲、提線木偶戲、都馬調、鉤針編織、公背婆、大頭娃娃表演、采茶制茶、農田耕作、農家釀酒、婚慶典禮、成人禮等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對傳統技藝和民間藝術進行整合提升,把文明禮儀知識編成土樓山歌、薌劇、快板、三句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精神文化產品,使它們在傳播現代文明鄉風中發揮重要作用。積極推進土樓營建技藝、土樓山歌、四平鑼鼓樂、竹馬戲等4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爭創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福建土樓故里”文化品牌。
策劃系列文化活動。南靖縣深入開展“愛土樓·愛家鄉·愛祖國”系列群眾文化活動,舉辦福建土樓文化節、福建土樓媽祖文化節、咖啡文化節、茶文化節、蘭花文化節等系列大型活動,爭取把福建土樓文化節列入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的地方文化旅游節慶活動扶持名錄,突出打響“福建土樓故里”文化品牌。策劃運作中國南靖土樓汽車場地越野直線競速精英賽、自行車環城賽等重大文體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利用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和火把節、龍燈節、火燭節等重要傳統節日,開展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的群眾歌詠、勞動技能、體育健身等文化娛樂活動,營造安定和諧、歡樂喜慶、文明健康的濃厚氛圍,讓群眾在參與中領略“福建土樓故里”文化魅力。
倡導現代文明鄉風。加強對婚喪嫁娶等民間習俗引導,深入開展移風易俗活動,把《移風易俗》列入人大決議,倡導現代文明鄉風。編撰南靖特色《文明禮儀手冊》,精心組織公民道德宣傳活動,廣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科學知識普及、全民閱讀等系列活動,不斷提高農民文明素質。舉辦“和諧農村譜新歌”等系列活動,通過土樓山歌、薌劇、提線木偶、快板、三句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傳播現代文明鄉風,推動文明禮儀進鄉鎮、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進景區、進土樓。中央電視臺先后21次播放《土樓里的婚禮》、《土樓滿月酒》等移風易俗活動專題片。
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提升文明創建水平
南靖縣牢固樹立“全面、協調、和諧發展”理念,把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為作為加強社會管理的有力抓手,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結合改善民生,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創建。
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以提高公共文明指數為主線,深入開展城鄉共建、村企共建、行業與村企共建活動,不斷提高文明村鎮創建工作水平。創建福建土樓德育基地,加強基層宣傳文化中心戶建設,積極開展“十星文明戶、五好家庭、文明黨員”等創建活動,不斷完善學校、農村、家庭“三結合”宣傳教育工作網絡。積極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鎮綜合文化站改造、文化共享工程、農家書屋、農村文化活動室、農村全民健身活動場所、數字電影放映場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拓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陣地和渠道。深入開展三下鄉、送歡樂下基層等系列活動,普及衛生防控等科學知識,提高農民科學知識和生育健康水平。全面啟動“六五”普法,深入開展“法律六進”活動,提高農民法制意識。加強農村綜治基層基礎建設,完善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妥善處理和化解社會矛盾,推動農村和諧穩定。積極推進和溪鎮、金山鎮、靖城鎮草坂村、靖城鎮靖城村等一批重點村鎮的文明創建工作,并發揮好輻射帶動作用。南靖縣在2010年度省級文明縣城公共文明指數測評位居全市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