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力爭2017年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師資均衡配置
東南網6月27日訊(本網記者 謝添實)日前,省教育廳、省公務員局、省委編辦聯合下發意見,實施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際交流,促進師資均衡配置,全方位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真正實現讓城鄉教師同薪同崗同服務。
《意見》確定,2011~2012年,繼續在臺江區、閩侯縣、海滄區、長泰縣、鯉城區、三元區、永安市、荔城區、光澤縣、上杭縣和福安市等11個縣(市、區)開展教師人事關系收歸縣管、實施教師校際交流試點,以骨干教師、超編教師為重點,調整、優化教師配置,使教師數量、學科結構基本滿足學校教育教學需要,縮小骨干教師在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分布差距,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初步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師資均衡配置。在試點基礎上,2013年在全省推行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際交流,力爭2017年全省基本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師資均衡配置。
據了解,2009年以來,我省在臺江區等11個縣(市、區)開展“教師人事關系收歸縣管,實施教師校際交流工作”試點。去年,我省被確定為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項目“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際交流”試點省份。
縣域內農村教師工資待遇不低于城鎮教師
在教師工資待遇制度方面,我省將完善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工資財政統發機制,統一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工資制度和政策,統一縣域內教師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待遇;落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政策,確保農村學校教師補貼的發放,確保縣域內農村教師工資待遇不低于城鎮教師。
縣鎮、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提高到城市學校水平,落實規模小的學校(教學點)的編制最低保障數。縣域內教職工編制可以互補余缺,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在編制總量內,按照班額、生源等,具體分配各校教職工編制,并報同級機構編制部門和財政部門備案。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