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重慶市“巾幗愛心呼喚器”捐贈暨發放儀式在江北區大石壩街道石油社區舉行。現場募集到來自市屬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博賽集團捐贈的130萬元,可購買2.6萬余套愛心呼喚器,惠及我市2.6萬余戶空巢老人。市委副書記張軒出席儀式,呼吁發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愛心呼喚”活動中來,加強社會管理,共建和諧社會。
“愛心呼喚”是婦聯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的重要抓手
參與社會管理是新形勢下黨中央賦予群團組織的重要使命。市婦聯按照中央及市委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全市婦聯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在探索婦聯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及創新方面,重點抓了四項工作,分別是開展幫扶空巢老人的“巾幗愛心呼喚”活動、建立關心農村留守婦女的農村留守婦女互助組、創辦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家教流動學校”、推行針對婦女群眾的信訪代理制度。
張軒指出,市婦聯開展的這四項重點工作,抓住了參與社會管理的重要抓手和關鍵環節,體現了“黨政所急、婦女所需、婦聯所能”,這些工作做好了,就是為社會作了很大的貢獻。
發動更多力量參與“愛心呼喚”活動
據了解,目前我市老齡人口近540萬,其中空巢老人占一半以上,他們的生活起居、安全健康問題亟待重視。“愛心呼喚”活動是以愛心呼喚器為載體,組織巾幗愛心志愿者,對社區患病、困難和高齡空巢老人進行一對一的幫扶服務和應急救助。今年初,市婦聯發放了1000套愛心呼喚器到全市40個區縣,受到空巢老人及其子女的一致好評。
張軒強調,“愛心呼喚”活動通過巾幗志愿者與空巢老人結對幫扶,既能讓空巢老人有一個幸福的晚年,也能讓老人在外的子女安心工作,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力推廣。她希望大家向捐贈單位學習,發動更多社會力量,奉獻愛心,積極參與到“愛心呼喚”活動中來,不斷壯大我們的愛心隊伍。“不在乎做了多少,關鍵是參與了沒有”。
巾幗志愿者“為黨委政府分憂解難了”
儀式結束后,張軒來到石油社區居民朱明瑜老人家中,親手把一套“巾幗愛心呼喚器”贈送給老人,并送上慰問品。
朱明瑜老人患有高血壓,老伴有心臟病,三個子女都不在身邊,平日的起居靠巾幗志愿者劉玲、徐開珍照顧。張軒親切詢問老人有哪些困難,并為老人講解使用呼喚器的方法。她還感謝兩位志愿者:“你們為黨委政府分憂解難了。”
在已經安裝呼喚器的劉琬征老人家,張軒關切地詢問呼喚器是否好用,老人的老伴點頭說,非常好用,有兩次不慎摔倒,都是靠呼喚器求助志愿者。張軒握著巾幗志愿者胡光華的手,希望她繼續傳承尊老助老的傳統美德。
張軒還反復叮囑工作人員,要把巾幗志愿者的作用發揮好,可以“一幫一”,盡可能“多幫一”,隨時讓空巢老人“難有人解,事有人做”。(記者 羅靜雯)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