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省博,不見不散
提起“省博”,就如同談論起自己摯愛的藏物,百般珍惜、呵護,在兩次全身心投入地培養下,終于聊以自慰地看到它成形、茁壯,即待開花結果。對“省博”,這一活動,這一博大精深的盛館,這一群和我一路并肩走來的志愿者們,我的感情都是無可替代的。
忽相識
常常回想起最初接下這一活動時的情景——那是高一上學期期末考結束后的傍晚,忽然接到部長的電話,要我當晚招收三十來個參加寒假省博志愿講解的志愿者。當時聽著電話就懵了,當晚就招?還要這么多人?這說起來都沒什么誘惑力的活兒能招得滿么?“王命不可違“,心內速速盤算了一陣,就撥通了組織部戰友們的電話,將志愿者條件抄在幾張紙片上,晚上在樓梯上一交接,便分頭行動——沖進各班“演說拉人”。小心翼翼走進某個班級,立刻聚焦了無數好奇的目光,“不好意思打擾大家幾分鐘……”通知完畢,抬起頭懷著微弱的希望橫掃全班,害怕冷場,所幸某些個角落里總會舉起一只讓我心生感動的手。戰果出人意料,匯合后發現僅高一就招了50多人。欣喜之余,又得知那周六的志愿者培訓沒有老師帶隊,要我單獨負責并聯絡省博的活動負責人,當時的我不要說做校外的活動,就連單獨組織籌辦校內活動的經驗都沒有,可見心內有多不安了。一方面害怕自己一個“弱女子”,鎮不住50多個不相熟的同齡學生,一方面又擔心校外的工作人員不似學校里老師的和善。無奈,撥出號碼。好在電話另一頭的省博的老師很是客氣,完全沒有“欺負”人、“兇神惡煞”的樣子,還一直說“沒關系,不是什么太嚴肅的事情,只是有這么個活動,想一中的學生們幫幫忙”。閑插一句,電話里她倒是把我當成老師了呢,最后大約是娃娃音才把我“活生生”地出賣了吧!?
初相逢
揣著那份不安,摸索著找到省博的正門,排好隊后,生怕人多麻煩多,出點什么差錯來,于是板起一張臉,好不嚴肅地交代了幾句話,志愿者們倒是很配合,認真聽認真記,也沒有聯合起來“欺壓”我的架勢,直到現在我都還后悔當初不該那么冰冰冷冷地和親愛的戰友們“初次見面”啊。當天為大家講解的是省博物院的一名老志愿者,其繪聲繪色駕輕就熟的解說讓同學們都欽佩不已,大家或多或少都受到他的鼓舞,熱情倍增。培訓結束后,第一個難題就登場了——排班。據說往年是由省博來排班的,但是這次,輪到我們自行安排班次了,而且活動的時間是——正月初一至初六。又是一個新鮮活。好在還有可馨、垚磊兩個戰友在,大家匆匆商量后登記下大家有空能夠講解的時間,用鉛筆一遍又一遍地標記、排序、核對,一份在不久的“將來”被證明成效還不錯的排班表成形了。
也許是受到省博志愿者群的啟發,我自己創立了個“福州一中省博志愿者群”,讓志愿者們都加進去,然后把字數驚人的講解詞、每人名字后面都跟著聯系方式的排班表和注意事項等放到群共享里,大家自行選取需要的材料下載,“愛打印幾份打幾份”。同時還安排了各分組的組長,帶領組員們事前“踩點”,把自己所要講的內容和相應的文物對上號。志愿者們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在群里咨詢討論,沒事的時候閑聊幾句,活動后也會交流心得。而我,除了電話短信通知重要的事情之外,也可以借它時不時地提醒、祝福、撫慰大家。這一方式在之后的活動里延續了下來,并且效果頗佳。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正式活動的鑼鼓。令人欣慰的是,志愿者們幾乎都沒有遲到或缺席,只有極少數臨時有事的同學提前給我打了電話,或調整時間,或十分歉然地請假,而需要某些本來不曾安排到當天講解的志愿者來幫忙頂替的時候,大家也都很積極地配合,沒有推托。看著大家剛到場時緊張的樣子,我也捏著一把汗,擔心他們能否勝任。不過觀眾的評價給了他們最值得的回報。在活動結束后與省博的負責老師交流的時候,她對學校和志愿者們都一再表示感謝和肯定,說觀眾們對志愿者的講解都評價很高,稱贊一中學子的確水平高、有才能。而這,成為他們和我最欣然的慰藉和動力。事后同志愿者們交流,大家都說背得很辛苦,甚至會煩躁得后悔自己怎么一時腦熱報了這個活動,不過當他們從緊張到漸漸熟練、自信、坦然地送走一批又一批游客之后,他們便覺得一切都值得,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和欣慰。看著他們努力付出的樣子和嘗試過后心滿意足的眼神,我便感到與他們同在的滿足感和認同感。
再攜手
愚人節,我加班加點終于修改好了“五一”省博志愿者講解活動的計劃和招收志愿者的通知,只待“廣發英雄帖,招兵買馬”。于是下午時分,滿心歡喜地迎上恰從教學樓出來的秀坤老師,然而——當聽到不做這個活動了的時候,霎時腦袋一片懵然,什么?不做了?天,我“嘔心瀝血”廢食忘寢地是為了什么!嗚嗚……還有那么多焦急地問我什么時候再辦活動的志愿者們,已經聯系好了的省博負責人,oh?my?god!于是只好自我安慰地打趣:沒準因為今天是愚人節呢!所幸的是,懊惱了許久之后,晚上就得到了秀坤老師肯定的回應——還是做吧!?一陣欣喜,幾乎讓人歡呼雀躍。還記得之后活動前志愿者集中開會的時候,我不無所指地對他們說:“不是為了這個活動而招你們,而是因為有了你們才辦這個活動。”正是有這些熱情無悔的志愿者,有他們欣然真誠的眼神,有與他們一同走過的回憶,讓我萌生強烈的一定要把這個活動做下去的信念。報名的時候,每看到一張舊面孔,就會彼此相視而笑,不僅他們漸漸混熟、打成一片,我和他們也逐漸建立一種信任和默契。而這,是其他活動所不能媲美的。
“五一”三天,忙碌的日子,人潮來往的省博物院,依然佇立我們志愿者的身影。寒假的時候只講解“古代文明之光”一個展廳,還分成了9個部分,而這次,不僅新增了“工藝藏珍”和“戲曲大觀”兩個展廳,“古代文明之光”展廳也只分成了3個部分,目的就是讓大家一次一次地適應、擴充解說內容,也就是拓寬學習面和提高解說難度,以此得到更好的鍛煉。
本次活動的4月30日,5名志愿者還參加了省博開展的“社教”活動,和來自各區的小朋友們一起通過拼圖游戲了解歷史。看著他們相融的和諧畫面,我忍不住打趣:“還不快感謝我,幫助你回歸童年哈!”
無論是老志愿者還是新志愿者,兩次活動大家的感受有一點都是共同的,那便是無悔。或許背稿很辛苦,或許過程中會不自禁地萌生“退意”,然而實踐的過程讓人難忘而無悔。盡管有時候會碰到毫不理睬甚至刁難自己的游客,但更多時候他們也會遇見對他們報以微笑和感謝,認真地聽他們講解,鼓勵、肯定他們,即使最初的嘗試會是磕磕絆絆的;有時候他們也會遇到比他們更能說會道的“專家”,仿佛轉換了身份,他們變成了游客,而游客成了講解員,給他們補充許多講解詞中學不到的知識和方法。我想,作為志愿者,最能打動他們的不是什么物質的回報,而是別人發自內心的肯定支持和自我心中無怨無悔的價值感和成就感。
冬逝夏至,“省博”活動已陪我們走過兩個成長的節點,把我和一群熱愛生活、享受付出的志愿者們——不,是戰友——緊緊聯結在一起。我終于將這個令人惦念不忘的愛物栽培到現在,可以稍稍地松一松手,盼著它開花、結果,去播撒更多愛他的人的心田,去傳遞放飛更多的夢想。我們,相約省博,不見不散。(福州一中高一(15)班???陳翁秋子)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