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坤是文登市柳林村的一名普通農村婦女,丈夫呂道海原是曲軸總廠的一名普通工人。1986年,呂道海患上肝腎脾綜合征,一家人陷入絕境。1990年,經好心人推薦,獨撐一家的李玉坤當上了環(huán)衛(wèi)工人。靠著自己的勤勞肯干,誰都不愿掃的文登步行街在她手下成了全市的“樣板街”。
1998年,丈夫和母親相繼去世后,李玉坤背負了2萬多元的外債。但當她從電視上得知長江流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災后,卻毅然拿出為女兒結婚準備的被面和棉花,連夜趕制了一床棉被,連同自己手頭僅有的200元錢一起捐了出去。從此之后,每逢各地發(fā)生災害,她都捐款捐物。玉樹地震時,她甚至向別人借了3000元捐出去……
2001年,李玉坤報名參加了“社會媽媽”活動,資助了葛家鎮(zhèn)生格莊的一名貧困生,從此踏上了助學之路。
靠著當環(huán)衛(wèi)工,李玉坤十年來已經資助了幾十個孩子,捐款在10萬元以上。
“工資一直在漲,從最初的每月120元到210元,再到400元、600元、760元,現(xiàn)在漲到每月860元,我非常滿意。”她笑著說,這些錢基本上全都捐出去了,自己生活就吃兩個女兒的。
李玉坤執(zhí)著的奉獻精神,讓很多人難以理解。環(huán)衛(wèi)處領導為了讓年逾花甲的她為自己的后半生做點打算,就嚇唬她說:“要是再這樣有點錢就捐出去,就讓你回家養(yǎng)老。”李玉坤哭著懇求領導:“再讓我干幾年吧,我還資助著幾個孩子,不能半途而廢啊!”
“當年我丈夫患病時,他的單位幫忙籌集了巨額醫(yī)療費;孩子沒有像樣的衣服,好心人悄悄地送過來……社會給我的幫助太多了,我不能不感激。”李玉坤這樣解釋自己的動機。
17日下午5點,參加完表彰會回家,李玉坤又到步行街上轉了一圈。她說,自己還是一名普通的環(huán)衛(wèi)工,還需要繼續(xù)資助目前正在資助的12個孩子,所以千萬不能失業(yè)。 本報記者 劉爽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05-108旬老人欲捐款10萬遭婉拒 行善成“癡”以致妻離女散
- 2011-05-09福建開通短信捐贈平臺 愛心人士可通過手機捐款
- 2011-04-27陳光標央視回應詐捐門 多家慈善機構稱捐款屬實
- 2011-04-13廈門市直機關干部職工踴躍為志愿服務基金捐款
- 2011-04-06曹德旺條件苛刻捐款完成 10萬人受益差錯低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