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也有紅色遺址 新四軍駐榕辦事處舊址修復
http://www.caoliu14.com?2011-05-17 08:21? ?來源:福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
本報開辟“崢嶸歲月九十載”專欄后,熱心讀者撥打本報新聞熱線968800反映,三坊七巷里有兩處紅色遺址留存至今,其中一處就是位于安民巷53號的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舊址。
16日下午,記者來到安民巷,只見53號房子大門邊掛著“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舊址”的牌子。與隔壁的林聰彝故居一樣,該舊址整體建筑為土木結構,臨街平墻,兩側為鞍式封火山墻,坐南朝北。舊址從里到外已經修繕一新,共一進,廳堂面闊三間,東西為廂房,廳用屏門分隔,后廳廊下為天井,左右為披榭。
記者從市委黨史研究室了解到,安民巷53號為清代建筑,曾是林則徐之子林聰彝的房產。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為了便于福建的統戰工作,中共東南分局委派新四軍副軍長、參謀長張云逸和黨代表葉飛,率徐平羽、馬駿等人從南昌來到福州,與國民黨福建省政府主席陳儀進行談判,提出在福州設立新四軍辦事處。翌年2月,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正式成立。當年辦事處陳設簡單,廳堂被用作舉行會議和會客的地方,兩側廂房既是臥室又是辦公室,披榭為警衛人員宿舍,廚房又當飯廳。1938年5月,日軍侵占閩江口,新四軍辦事處遷往南平。
1987年,安民巷53號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提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于三坊七巷改造,南街街道七巷社區居委會的辦公場所正在改造,去年5月修繕完成的辦事處舊址就暫時成為社區活動地點。記者采訪時,社區黨員們還在大廳里開了一次黨員大會。社區工作人員說,整個社區有120多名黨員,他們的平均年齡有六七十歲。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舊址和吉庇路福建學生聯合會舊址,成了這些老黨員學習黨史的實物。三坊七巷改造后,辦事處舊址將向公眾開放。
(福州晚報記者 毛小春 文/攝)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08-01-22“重走新四軍北上抗日路”活動團在閩西博物館館舉行出發儀式
- 2008-01-21紅色之旅走進新四軍起源地
- 2008-01-21新四軍版"八女投江" 其中一名來自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