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弱勢群體吶喊 永不言棄-農民工法律援助志愿者黃家焱
黃家焱,龍巖市金磊律師事務所農民工法律援助站主任,三級律師,2010年被全國網友推選為“中國好人”。今年3月24日,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福州)現場交流會上,主持人問黃家焱:“16年法律援助之路,在困難的時候您會不會想過放棄呢?”他的回答擲地有聲:“作為一名法律援助志愿者,我不敢放棄,也不能放棄。”
個人出資成立法律援助站
1995年,江西省上猶縣農民黎育春在龍巖某私企煤礦打工時被脫落的石塊壓死。黎育春70多歲的父親千里迢迢來龍巖索賠,但煤老板以不可抗力屬意外事故為由對其避而不見。古稀老人無錢住旅社,守著兒子僵硬的尸體在煤棚里住了好幾天,黃家焱得知后毅然無償為老人提供法律援助。煤礦交通十分不便,黃家焱陪著老人走四趟山路與煤老板交涉,終使老人獲得賠償。這段經歷給黃家焱的人生帶來了重要的影響,從此與農民工法律援助結下不解之緣。
從1995年開始,黃家焱在《閩西日報》設立《律師信箱》欄目;開通農民工維權熱線;開辦農民工法制學校;個人累計出資12萬多元成立了無償為農民工提供法律咨詢、援助、宣傳的農民工法律援助站;自費4萬元編寫出版1萬本《農民工法律維權問答》書籍,免費贈送給農民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黃家焱堅持用自己的所學、所能“讓困難弱勢群體眷戀法制的陽光”。在龍巖,汽車站等著打短工的許多農民工認識他,街上騎三輪車載客的殘疾人認識他,就連登高橋下的乞丐也認識他……
16年來,黃家焱辦理各類法律援助248件,減免律師代理費140多萬元,這些匯總的數據曾讓他自己嚇了一跳。“我不是龍巖最有錢的律師,但我可以肯定地說,我是在龍巖做法律援助案件最多的律師。”回首往事,黃家焱堅定的目光中流露著的是自豪。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