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樓區扎實推進省市區共建省會文明城市工作
?
鼓樓區是省、市黨政機關和中央駐榕機構、部隊機關駐地,獨特的區位使鼓樓區在開展省市共建省會文明城市中具有一定的優勢。目前,全區78個社區與214個省、市直單位以及7個在榕高校、12個駐榕部隊簽訂了共建協議,共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做法是:
1.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共建體系。在組織建設上,成立區共建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區、街(鎮)、社區三級共建網絡。至目前,區共建領導小組已組織召開了12場共建工作專題會,并深入到10個街鎮逐一走訪調研,有力推動了各街鎮、社區共建工作的開展。在制度建設上,制定了《關于進一步開展省市區“共建文明社區,構建和諧鼓樓”活動的實施方案》,建立健全了會議制度、工作制度、檢查制度、經驗交流制度等工作機制,促進共建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在工作保障上,把參與省市區共建文明社區活動情況納入文明單位申報、復查、考評內容,不定期組織督查,確保共建工作落到實處。
2.強化社區服務,建立共建紐帶。一是公益事業共推。把發展公益事業、服務社區居民作為共建的重點,各共建單位共結對資助困難家庭 538戶,大力支持轄區發展殘疾人和慈善事業,省財政廳開元社區福樂家園建設無償提供場所,永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永輝慈善超市,今年還為每個低保戶提供了800元的愛心購物卡。二是志愿服務共行。共建單位積極組織各類志愿者廣泛開展節日走訪慰問、健康體檢、清潔衛生、安全檢查、擁軍擁屬、文體活動等便民服務,為群眾排憂解難。今年“兩節”期間,共有2800余名共建單位志愿者深入社區開展醫療衛生、助老助困、走訪慰問、市容保潔、文體活動等活動119場次。省委組織部為共建的慶城社區困難黨員王傳秋解決醫療費2萬元。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地震局、省技術質量監督局、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等共建單位組織3000多名志愿者在上下班高峰期和雙休日,在轄區39個重要路口開展交通勸導。三是社會穩定共保。積極構建以社區警務室、綜治辦、成員單位保衛機構和各小區物業公司為依托,以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靈活就業黨員為主體力量,以社區協管員隊伍為補充的群防群治網絡,攜手共保社區平安。
3.強化宣傳發動,營造共建氛圍。一是加大媒體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和??瘔?、橫幅標語等宣傳手段,加大文明共建宣傳力度,播出和刊載共建活動新聞稿件110余篇。利用主次干道沿線300多個共建單位、企業的戶外電子屏滾動播放文明創建宣傳標語。發揮78個市民學校作用,邀請共建單位、高校、部隊的專家開設科普、醫療、保健、國防、法律講座,深化市民教育。二是加大主題宣傳力度。組織大型現場會、經驗交流會等活動,先后舉行省直機關與鼓樓區共創共建現場會暨省統計局向社區贈送電腦儀式、華大街道共建共創文明城市推進會等活動10余場,擴大了共建共創的影響。三是加大典型宣傳力度。依托西湖周邊眾多省直機關單位,成立17支專業文化隊伍、4500多名文藝工作者,開展愛國歌曲大家唱、書畫展等活動,著力打造“西湖文化圈”、“軍民共建文明銅盤路”等一批共建精品。五鳳街道與銅盤路沿線周邊的33家軍地單位共同簽訂了《軍民共建文明銅盤路實施方案》,通過軍民“共學科學理論、共創美好環境、共管社會治安、共建暢通工程、共塑誠信形象、共樹文明新風、共謀經濟發展”等七項具體活動,使銅盤路成為軍民共建的品牌。
4.強化民生保障,夯實共建基礎。一是突出環境衛生整治。積極引導轄區內各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個體經營戶及社區居民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為創城工作打好基礎。與省直機關文明辦聯合組織開展共創省直機關“宜居小區”活動,集中整治小區“六亂”現象,惠及120多個小區,9300多戶居民。持續開展無物業管理小區整治,各共建單位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大力支持,累計投入資金920多萬元,對107個小區387幢無物業小區的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受到居民群眾的廣泛贊譽。二是全面推廣居家養老。在省機械研究院、省人大等共建單位的大力支持下,鼓樓區建設了32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點,惠及全區近萬名老年人。鼓東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在轄區39家單位支持下,建立融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服務于一體的多元化服務平臺,為社區老年人提供了全托、日托、上門服務、鄰里互助、老人“自雇”等形式多樣的助老服務。三是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依托共建單位建立健全社區文化服務體系,成立腰鼓、扇舞、舞獅、舞龍等民間文藝隊伍100多支,開展“走進美的小區”、“每月一臺戲”等社區文化活動。加大10個街區文化廣場建設,培育形成聞名全國的“激情廣場大家唱”群眾文化活動品牌。
5.強化資源共享,凝聚共建合力。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上,各共建單位主動配合。如,在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修復中,省廣電局拆除辦公樓、宿舍1200余平方米,讓出登山通道2000平方米,還山于民,確保了烏山北坡公園建設如期完成。省機關事務管理局主動拆除了省府路1號大院辦公樓、商業店面3674平方米,用于建設街頭綠地。在鼓屏路景觀改造中,省委宣傳部、省公安廳、省農業廳等單位主動配合,拆除八一七路沿線店面36間,合計1300平方米,使鼓屏路景觀改造得以順利推進。在資源共建共享上,注重發揮共建單位的資源優勢服務社區建設。如,省委辦公廳與屏山社區共建學習型黨組織,邀請社區干部參加廳機關組織的青年讀書會活動;省社會與勞動保障廳與社區共建成立了“賢南社區就業服務中心”,為100多名社區下崗職工提供工作崗位;省新華發行集團提供書籍為津泰社區開辦社區閱覽室;市園林研究院在蘭庭社區掀起“陽臺革命”,在社區居民家中開展“園林景觀進社區、百萬鮮花靚家庭”的綠化展示活動,提升社區文明、綠化水平。在支持社區場所建設上,各共建單位發揚風格,加大扶持力度。如,在軍門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中,省民政廳支持經費50萬元,省勞動廳、省衛生廳和市民政局等單位也都給予了不同程度支持;省物構所無償提供300平方米場所給怡山社區作為文化活動室,省委組織部、統戰部、省文物總店為慶城社區提供投影儀等辦公用品;省經濟信息中心協助中山社區建立數字家苑服務平臺;省老干部局為公益社區添置和更換了一批健身器材。(鼓樓區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