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溪縣委書記 ?馮新婷:?
堅持“四城同創” 著力打造生態文明縣城
?
文明創建工作是推動明溪科學發展的基石,是展示山區縣城形象魅力的重要名片,是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明溪縣始終以創建省級文明縣城、衛生縣城、園林縣城和森林縣城“四城同創”為抓手,加快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社會秩序,改善公共服務環境,提高市民文明素質,不斷提升縣城品位形象,推動明溪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1.找準“四城同創”的切入點,著力建好管好縣城。打好“城市建設戰役”,突出精、特、美、巧,注重借山引水,注重把握細節,精心提煉彰顯明溪特色的建設要素,有機融入僑鄉風格、藥都特色和紅色記憶,著重提高品味、提升特色、提煉文化。深入實施“小縣大城關”戰略,完成縣城總體規劃修編、中心區6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詳規及一批專項規劃編制。實施“東拓、西進、南延、北展”工程,重點推進下白蓮行政辦公區、王橋片區、羅厝崗片區、四元堂片區四大新區建設,積極推進舊城改造,完善縣城配套功能,加快實施縣城綠化、污水處理廠管網配套等公共設施建設,加強城市“七項管理”,突出抓好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整治,著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游新縣城。
2.把握“四城同創”的立足點,著力推進共建共享。把維護和發展群眾利益作為“四城”同創的立足點,強化文明創建人人受益、人人有責觀念,調動干部群眾這一創建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不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通過各類創建工作,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認真實施公民素質教育工程。深化社會主義榮辱觀和“20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教育,強化道德養成教育,廣泛開展“三爭當”(在家庭做個好成員、在單位做個好職工、在社會做個好公民)、“道德評議、公德巡查、美德夸獎、品德培養”和 “關愛他人、溫馨明溪”等系列主題活動,不斷增強干部群眾法制意識、責任意識、誠信意識和創業意識。同時建立健全各類道德先進評選表彰機制,樹立道德標桿。持續深化“四新”文明和諧新村創建活動,加大農民技能培訓,大力推廣普及農業科技,培育一大批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現代文明意識的新農民。抓好“二代教育工程”。針對明溪縣出國人員、外出務工人員多的縣情,扎實推進以“留守孩”為主體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著力抓好校內外兩大陣地建設。建好管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等六大教育基地,加強校園文化陣地建設,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著力構筑學校、家庭、社會 “三結合教育網絡”,充分發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聯席會議作用,整合社會資源,把“留守孩”教育管理工作納入鄉鎮黨委政府、縣直有關部門和全縣各中小學校年度工作目標考核體系,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新局面。著力抓好教師、校外輔導員、志愿者“三支隊伍”建設,加強德育骨干培訓,從全縣政法系統、衛生部門、五老隊伍中選聘一批優秀輔導員,加強對“留守孩”的生理、心理健康指導,發展一批“愛心媽媽”志愿者隊伍。著力抓好文化建設和品牌工程。圍繞推動科學發展的主題,以文明創建為抓手,帶動全縣人民吹響“明溪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文明縣城全民共建,文明縣城全民共享”的“進軍號”,掀起一輪文明創建高潮。以建黨90周年為契機,組織開展“百首愛國歌曲大家唱”廣場文化活動和“講文明樹新風”黨日周年慶禮儀知識競賽等活動,通過豐富的文化活動,為加快明溪發展聚人氣、造氛圍、壯聲勢,激發干部群眾“比、學、趕、超”的創建熱情。要著力打好蘇區牌、客家牌、名人牌、僑鄉牌、生態牌,不斷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全面展示明溪的良好形象,提升明溪的知名度、美譽度和開放度,增強縣城的吸引力、競爭力和輻射力。
3.抓牢“四城同創”的著力點,整體推進創建工作。“四城同創”工作重在落實,必須在明確職責分工、狠抓督促整改、健全完善工作機制上著力,切實加強互動、聯動,提高整體創建實效。要認真對照國家環保部《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省建設指標(試行)》、《省級園林城市(縣城)標準》、《福建省文明縣城測評體系》要求,認真梳理和查找在日常創建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逐個制定方案,定時間,集中整治,攻堅克難。要加強宣傳引導,做到創建意義、創建目標、創建標準、創建要求和文明規范“五個明確”,形成人人關心、支持、參與“四城同創”活動的良好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領導工作機制、城市管理機制、社情民意辦理機制和保障投入機制,持續打基礎、抓鞏固、防反彈、促提升,推動明溪“四城同創”工作常態化、制度化、科學化。(明溪縣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