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獻與文化的沖突
http://www.caoliu14.com?2011-04-27 11:16? ?來源:法制日報
我來說兩句
衛(wèi)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有望年內實現(xiàn)申領駕照時進行器官捐獻意愿登記。屆時,居民在申領駕照時將對萬一遇到車禍等意外情況死亡后,是否愿意捐獻自己的器官以及捐獻何種器官作出選擇(4月25日《重慶晚報》)。
根據(jù)相關部門公布的數(shù)據(jù),我國每年大約發(fā)生50萬起車禍,其中死亡人數(shù)約10萬人。而據(jù)報道說,我國目前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每年大概有150萬人,其中只有約1萬人能夠做上手術。這也就是說,在車禍死亡人員當中,只要有1/10做了登記,就可以使器官移植的數(shù)字翻上一番,無疑,這樣一個登記系統(tǒng)的建立,當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不過,對這樣一個規(guī)定,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卻保持高度懷疑的態(tài)度。我擔心,很可能,絕大多數(shù)申領駕照的人,會把這張“遇到車禍等意外情況死亡”后捐獻器官的登記表格視為不祥之物,避之唯恐不及,甚至連看都不愿意看一眼,更不要說是主動登記了。
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樣的登記系統(tǒng),雖然出發(fā)點非常好,但卻犯了中國傳統(tǒng)的避諱文化的大忌。因為“死”雖然是一種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自然現(xiàn)象,但在古代,人們對自然現(xiàn)象和自然力不能理解,所以就產生了恐懼心里,逐漸發(fā)展成避諱文化,把不吉利的詞語同人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人要是聽到不吉利的詞語,似將會遇到各種厄運。這種心理的實質,仍然是語言靈力觀的反映,好像語言有靈力左右人的命運和時代的變化。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4-26“領駕照捐器官”在中國可行嗎?
- 2011-01-21苦命少年13年粒米未進垂危 囑父母捐出器官(圖)
- 2010-10-27四川漢子欲變賣器官 挽救來福州打工的病危兒子
- 2010-10-26感動!父捐獻女兒的器官 跨越千里進行生命對接
- 2010-10-20母親欲賣全身器官給女兒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