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感動,她鐵了心終身相守……
轉眼間,葉東星與張先震從相識到相守已有十余年頭……
2011年4月7日,我們來到了夫妻因為治病需要在縣城的廉價的出租屋拜訪他們一家。開門的是張先震的母親,她黑瘦的臉,身材矮小,才50多歲的女人看上去卻像快70的人。妻子葉東星正在幫丈夫張先震擦洗身子,換洗衣服……
張先震的母親告訴我們,媳婦葉東星身體里多處結石,目前正接受治療,她從鄉下趕來看望他們一下。
隨后,張先震接受了我們的采訪,他無法坐起來,就躺在床上,枕頭挺高,七尺男兒,說起妻子葉東星,聲音卻一度幾次哽咽:“不簡單呀,沒有葉東星,或許我這個家早散了,或許我活不到現在,不容易呀,……這輩子我欠她的太多了,別的女人有丈夫照顧、分憂,而我,吃喝拉撒全得靠著她……”
相識前,葉東星與母親、外公外婆生活,家在省城福州市區,獨生女,高中畢業后便在福州一家大型超市上班,生活挺好;而張先震是土生土長沒進過城的鄉下人,家在將樂縣萬全鄉農村,命運多舛,張先震讀初二時因得了強直性脊柱炎,長年癱瘓臥床。張先震一家1987年從長汀遷到將樂縣萬全鄉,沒有分到山地、田地,父母親靠打臨時工掙些錢養育四個孩子,生活一直過得艱難。
葉東星與張先震的傳奇結合,還得從頭說起,從張先震坎坷的命運說起……
家境貧窮,為了四兄妹的學費,每個暑假先震的父親都要領著他和二弟找活干。十六歲那年的暑假,有人來收購竹子,父子三人便上山砍竹子賣。夏日的天氣忽雨忽晴,三人整天在山上,一會兒被大雨澆得渾身濕透,一會兒又被烈日曬干,一個暑假下來,體質較弱的先震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病情日益嚴重,到第二年春天,距中考百天左右時,終于喪失行走能力,被迫輟學。貧困的家庭,拿不出錢為他治病,直到在床上躺了一年后,先震的父親才籌足一筆錢,把先震送到市醫院。然醫得太遲了,經拍片,髖、膝關節已變形、固定,醫院已無能為力。先震想,人不能選擇命運,但可以選擇對待命運的態度。病魔奪去了他的健康,但奪不走意志,身體不行了,他還有雙手,還有健全的思想,他必須,也一定能夠做點什么。他找尋著不需重體力的職業,最后決定學習文學創作。摸索著寫,摸索著投,幾個月后,他的第一篇作品發表了。接下來,隨著他的不斷讀寫,發表的作品越來越多……
自強不息的張先震臥床寫作的事情被《三明日報》知道后,《三明日報》記者長途驅車來采訪他。有關他的報道在《三明日報》發表后,很快被《福州晚報》轉載。沒料,卻由此引出了一個重殘人和一個省城姑娘的一樁美好姻緣。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