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先隊員在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前獻辭,表達對先烈的緬懷和崇敬之情(4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孫參 攝
11月27日,就在新中國剛剛成立近兩個月之時,劉國鋕被敵人槍殺于歌樂山松林坡。被押赴刑場的路上,他高聲吟誦著自己寫的詩:“同志們,聽吧,像春雷爆炸的,是人民解放軍的炮聲,人民解放了,人民勝利了。我們——沒有玷污黨的榮譽!我們死而無愧!”
先烈的精神,深深感染著厲華。在渣滓洞白公館犧牲的共產黨烈士,70%以上出身富裕家庭,有的還是從海外留學歸來,卻堅定地選擇信仰馬克思主義,選擇獻身共產主義事業,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以生命堅守,至死不渝。
厲華找到了答案。近年來,他以紅巖精神為主題做報告達1000場。他說:“不把烈士的事跡和精神宣揚出去,那是一種罪過。”他宣講的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信仰的力量。
正是有了信仰,他們可以忍受人世間最為殘酷的刑罰,可以微笑著面對死亡。我們耳邊仿佛響起了夏明翰的生命絕唱:“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正是有了信仰,他們視金錢如糞土,看富貴似煙云,癡情奉獻革命事業。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的彭湃,走上了革命道路,被譽為“中國農民運動大王”。怕他“敗家”,家中兄弟分產自立。彭湃將自己分得的田契當眾付之一炬,宣布:“日后自耕自食,不必再交租谷。”
正是有了信仰,他們在柔腸寸斷中,選擇了拋妻別子,書寫出驚天動地的人間大愛。1928年10月,25歲的共產黨員陳覺給妻子趙云霄的遺書中這樣說:“誰無父母,誰無兒女……我們正是為了救助全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所以犧牲了自己的—切。”5個月后,23歲的趙云霄在給初生的女兒喂完最后一次奶,留下遺書,從容赴死。
正是有了信仰,他們將手中的每一點權力、身上的每一份精力都用到了人民身上。楊善洲,云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一輩子堅守清貧,堅守激情:“當官一場手空空,退休又鉆山溝溝。二十多年綠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場……”
信仰,綿延90年并將繼續傳遞下去。不同時代的先烈有不同的特點,但對信仰的追求卻一脈相承。他們被科學的理論所武裝、被強國富民的真理所吸引,為了人民的事業、民族的理想,拋頭顱灑熱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他們心目中,信仰,如生命的火炬,長明不熄;似奮斗的旗幟,指引方向。
正是因為信仰,讓1921年成立時只有50多名黨員的中國共產黨,28年后奪取了全國政權;正是因為信仰,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從“東亞病夫”到東方巨龍,從百年沉淪到百年復興,中華民族以最富史詩意義的壯舉,從苦難走向輝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04-02馬尾區舉行祭掃海戰英烈和革命烈士陵園活動
- 2011-04-02洛江區開展“誦經典 緬英烈”主題活動
- 2011-04-01美仁社區:組織未成年人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
- 2011-04-01福建省悼念見義勇為英烈 深切緬懷表達崇高敬意
- 2011-03-30河北省英烈紀念園迎來清明前首個祭祀高峰日